徐礎搖頭,“這隻能令我心中越發昏暗。小子狂妄,志不在己,而在天下,縱然自視甚明,然於天下無益,終非所願。”
“先自明,而後方可明天下。你被相士的手段所迷惑,頻頻被揣摩到心事,所以者為何?”
徐礎又一次叩首,“重名不重實,糾纏於他人手段,忘記其人之實,如見街頭賣藝者花招眩目,就以為此人比久經沙場的老將更有本事。”
“你是聞人的弟子?”
“範先生認得聞人先生?”
“算是吧。你專攻的是‘名實之學’?”
“是,窺視而已,一直未入廳堂。”
“怪不得,你還在‘循名責實’?”
“是,但我好像陷在‘循名’之中走不出來,遲遲學不會‘責實’。”
“相士揣摩人心為何?”
“為財。”
“我揣摩人心為何?”
“為……名?”
“再想。”
徐礎突然明白過來,他想什麼並不重要,範閉“為何”也不重要,他剛才猶豫不決的回答,暴露出自己心無定算,所以才會被要求“再想”。
“為聖賢之道,為天下之道。”
“你過來。”範閉道。
徐礎膝行向前,即使到了範閉對面,也看不清對方的模樣。
“聖賢之道便是天下之道,你既志存天下,何以只學‘名實’,而不從聖賢書中尋條出路?我坐在這裡很久了,來見我的人,非好名者,便是好天下者,你是後一種。你陷於‘循名’之中難以自拔,何不先從‘破名’開始?”
“破名求實?”
“破名求不得實,只是先讓你登岸而已。聖賢之言皆在書中,聖賢之道卻在這個‘求’字上,細思,細思。”
徐礎沉默良久,“先生在這裡見過許多人?”
“從去年開始到現在,至少有二百人了吧,如你一般的志存天下者,超過一半。”
“這麼多!”徐礎先是一驚,隨後心中忽然一鬆,雖未見到光芒,卻已不那麼昏暗沉重,最後一次叩首,“先生才是志存天下之人,小子慚愧,小子當重讀聖賢之書。”
“讓這天下太平吧,這是唯一的‘求實’。”
範閉長嘆一聲,被問者不輕鬆,他一樣也很疲憊,“告訴外面的人,別忘記給我的毛驢喂夜料,我好像聽到它的肚子在咕咕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