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時風可以說是滿意而歸,十里亭外,向梁王辭別時,指天發誓,“我一回到江東,立刻請求寧王送長子過來,梁王見到人之後,也送長子過去,過幾年,等他們稍稍長大一些,從王女當中選擇佳婦,兩王聯姻,親如一家。”
馬維平淡地說:“靜候佳音,寧王長子若來,可以先定親,過些年再成親。”
郭時風連連點頭表示同意,在大路上向梁王磕頭謝恩,起身向徐礎拱手,隨後登車上路,在一隊衛兵的護送下駛向江東。
高聖澤用目光示意梁王的另一位“故友”。
徐礎只當沒看見。
目送郭時風遠去,馬維扭頭向徐礎道:“你覺得寧王真會送質子過來嗎?”
“寧王若得荊州,必送質子,若是大敗,則不會送。”
“這就怪了,寧王若敗,更需要盟友,怎麼不送質子給我?”
“寧王在江東立足未穩就急於攻打荊州,一旦事敗,必成山崩之勢,沒有盟友能救他,所以不會送質子。若是事成,則內穩軍心,外擴疆土,但也會因此成為單于的大敵,他在江北急需盟友以分散壓力,因此必送質子,以固梁王之志。”
“哈哈,徐公子說話還是一針見血。好不容易出城,我要去狩獵,你隨我一塊去吧。”
“好,去無上園嗎?那裡不知還剩多少飛禽走獸。”
“我早已封閉無上園,至少已恢復四五成。”
馬維隨從眾多,雜七雜八將近兩千人,直奔無上園而去,在園外,士兵前去驅趕野獸,有資格狩獵者則紛紛換上戎裝,領取箭矢,在箭桿上刻寫自己的姓名與職位,以做區別。
最好的狩獵季節剛剛過去,無上園裡的大型猛獸逃亡殆盡,狐兔還剩不少,眾人列隊入園,按順序射箭,漸漸地氣氛熱烈起來,年輕的隨從們呼嘯不已。
隨從五十餘人,全是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無一例外皆是梁軍將領的兄弟子侄,隨侍梁王既是殊榮,也是受到監督。
徐礎放出兩箭,無一中的,看著那些歡呼雀躍的少年,不由得想起當年的萬物帝。
馬維本不以騎術見長,這時卻騎馬縱橫馳騁,頻頻發箭,十中七八,雖然士兵們都將獵物向他身前驅趕,他的準頭也著實不錯,每每引來歡呼。
這一年多來,馬維並非天天坐在寶座上無所事事。
徐礎忍不住想,馬維是不是在模仿萬物帝,有趣的是,馬維從來沒在私下裡見過萬物帝,還是從徐礎嘴裡聽說一些事情,如今處處照做。
馬維自己似乎沒注意到,徐礎也不打算指明。
狩獵隊伍越走越遠,眼看已來不及返回東都,馬維下令擇地紮營。
徐礎這才明白過來,狩獵只是藉口,馬維此行另有目的。
晚飯就是各式野味,佐以美酒,昌言之遵守承諾,只吃肉不喝酒,徐礎喝了兩杯,餐後被喚至梁王帳中。
夜裡的天氣已經很冷了,馬維披著厚厚的毛氅,請徐礎坐下,說道:“你知道我要去哪?”
“梁王連帳篷都帶上,想必是去往前方督戰。”
馬維露出微笑,“你覺得此戰梁軍有幾分勝算?”
“我對梁、淮兩軍的兵力以及交戰地勢一無所知,難言勝敗。”
“半年前我還要從淮州借兵攻打鄴城,如今兵力也沒增加多少——東都缺糧,不敢徵兵太多。至於淮州,當初所借之兵傷亡不多,盛家在淮州經營多年,不缺糧草,更不缺兵源,若比數目的話,至少五倍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