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往往喜歡用最具代表性的生産力工具來代表一個時代。
就像最初的石器時代,後來的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
而1946年計算機和1989網際網路誕生後,人們沒有稱他為計算機時代或網際網路時代,更普遍的稱呼是資訊時代。
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網際網路的成熟和普及,讓我們每天接觸到的資訊大爆炸甚至有些過剩了。
我們每天都被無數資訊影響著,有時候會失去很多獨立思考和自我判斷的能力,資訊匱乏的時候我們沒有其他獲得的途徑,老師怎麼說,電視裡怎麼說,我們就會覺得是真理。
而當資訊過剩後,我們更懶得去判斷什麼是真理的,因為我們每天要接觸那麼多資訊,每一條都去獨立思考,那真的太累了。
所以我們在網際網路上尋路的路標,是來自大多數人都是怎麼說的,就像淘寶上的店鋪評分,idb上的電影評分,因為大多數人都說好那很可能好。還有搜尋引擎的熱點,論壇的熱帖,網路的熱詞,流行的熱段子……因為大多數人都在討論,那應該會有意思。
“員工鼓勵師”這個熱點真正地引發了大規模的討論,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了進來,尤其是在大學生群體和上班族之間。
“你知道現在最熱門的職位是啥嗎?”
“公務員?”
“……你聽說過員工鼓勵師嗎?”
“那是什麼職位?”
“就是專門鼓勵其他員工的職位,像拉拉隊一樣。”
“還有這種事情?不怕吵著人家工作嗎,是女的嗎?”
“是一條狗!”
“啥?”
“你來看這篇帖子。”
帖子裡有幾張照片:
某程式設計師正在敲程式碼,一條薩摩站立在旁邊,前爪搭在桌上,也盯著電腦螢幕;
似乎是休息時間,幾個女員工正在給那條薩摩喂吃的,圍成一圈;
看起來是專案組正在開會,一群男子圍著會議桌正在各抒己見,那條薩摩趴在會議桌的正中間,打著哈欠,兩耳不聞窗外事。
“你看這條狗還帶著工牌呢。”
“是正式員工啊?”
“聽說簽了合同,也要領工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