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奚長儒不行,楊天手上唯一的人選就只有一個李崇,楊天只得勉為其難的選李崇帶隊,李崇雖然丟了平高郡,其實也不算太平庸,畢竟在突厥人絕對的實力面前,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象達奚長儒一樣好。
本來楊天還想給李崇留一個副手作監軍,一想還是罷了,如果李崇有異心,留副手也無用,只是白死一人,如果李崇沒有異心,留副手倒是顯得不信任他,楊天素性大方一點,將統領州郡兵的權利全部放給李崇。
安排好了這些,楊天才來得及聽取派出去調兵的各人彙報,有朝庭的公文,楊天又有聖旨在手,各州郡的郡守大部分都同意調兵,他們有的已到了平高郡,有的已在前面路上等候,只有一個寧州方向連派出去的親兵都沒有返回。
寧州離平高郡雖然還有一百多里,卻正處於玄龍軍返京的必經之路,楊天擔心如果寧州刺史不知死活,膽敢不聽令的話,會阻了大軍回軍的行程,雖然大軍可以繞道而過,只是耽擱時間不說,留下一座不合作的城池在後方,也難予讓人心安。
楊天向左右問道:“寧州刺史是誰?”
李綱連忙回答:“大將軍,寧州刺史郭子勝,仍是以前蜀國公的老部下。”
楊天一聽,拋下僥倖心裡,楊堅在信中已告之他要注意蜀國公以前的部下,能調任的趕快調任,才授予他對沿途官員任免之權,只是天元皇帝的死訊一傳出來,楊天就不能隨便亂動,否則很容易激起一些不服之人鋌而走險。
楊天掃了一下玄龍軍在座的眾將:“誰人可以再去寧州,將寧州刺史郭子勝擒下,免得阻我回京之路?”
李綱心中一驚:“大將軍可要攻打寧州,如此一來,刀兵一起,卑職恐怕會引起連鎖反應,到時再有其他州郡不服如何是好?”
楊天搖頭:“若要攻打,本將親自帶兵前往即可,我只是要派人重新前往寧州宣詔,覷準機會將郭子勝拿下,所以我要一名膽略勇猛之士,只帶兩名隨眾再次進入寧州,你們誰能勝任?”
眾人心中不由都在盤算,若是第一次還好,這眼見第一次的人沒有回去,第二次前去,說不定還沒有見到郭子勝就被拿下,雖然眾人可以為楊天效死,可是沒有把握完成任務,誰也不敢開口。
見眾人都遲疑,楊天頓時不悅:“各位難道只是徒有匹夫之勇?”
楊天這一激,許多人都臉色通紅,卻不敢接話,李綱咳了一聲:“大將軍,綱願走一場。”
楊天搖了搖頭:“你不行,誰都知道你是玄龍軍的參贊,我的左右手,郭子勝聽到你來,必定會加強防備,下手太難。”
羅藝出列道:“大將軍,卑職願往。”
羅藝自信武藝並不比達奚洪,張行之等人差,上次卻只能退出幢主之爭,這次與突厥交戰,羅藝本來想來個一鳴驚人,只是風頭卻完全被史萬歲奪去,他只撈到一些小功,眼見由於王述的死亡,玄龍軍又空出了一個幢主之位,羅藝頓時眼熱,若是完成此次任務,說不定楊天就會考慮提升他。
楊天打量著羅藝,眼中充滿懷疑之色,若是羅藝真如後世描寫的那麼優秀,楊天倒是可以毫不猶豫的將任務交給他,只是眼前的羅藝除了武藝還過得去外,辦起事來毛毛燥燥,楊天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過早收留他,讓他失去外面歷練的機會,才使他表現遠不如記憶中出眾。
羅藝見楊天懷疑,急道:“大將軍,卑職願立軍令狀,若完不成任務,甘願提頭來見。”
楊天想了想,還真沒有人比他更合適,論武功,羅藝在玄龍軍中至少排前十,而且年紀輕輕,聲名未顯,郭子勝大意之下很有可能失去提防之心。
“好,我依你,軍令狀就不必了,不過如果完不成,你這個副幢就不必做了,讓出來給有才能的人上。”
羅藝信心滿滿:“卑職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