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女子不是別人,正是離開京師後獨自飄零江湖的唐子禾。
不知不覺離京半年,這半年裡唐子禾很忙,忙著還自己在霸州欠下的債。
她在大明的大江南北四處遊歷,如無根的浮萍在世間飄來蕩去。
來到南昌城不是偶然,只因她進入江西后發現江西這塊地面頗不太平,盜匪山賊出奇的多,經過打聽和接觸後,她更發現這些盜匪山賊頗不簡單,背後似乎有某個大人物的影子若隱若現,而且這些人說是盜匪,實則訓練有素,經歷過戰陣統率過大軍的唐子禾一眼便看得出,這些人鑽入山林便是盜匪,若有人登高一呼,大旗一舉,他們換上一身衣裳便是進退攻守兼備甚至有能力攻城掠地的軍隊。
這些反常的情況引起了唐子禾的注意,於是一路走進江西腹地,最後的目標鎖定了南昌寧王府。
剛進城想找個茶肆歇歇腳,順便打聽一下寧王府的動靜,結果偏偏讓她聽到兩名錦衣衛密探的談話。
秦堪的朋友,她怎能不救?更何況秦堪甚至下了一道“不惜一切代價”的命令,可見唐寅此人在他心中多麼重要。
唐子禾決定出手了。
扔下幾枚銅錢,唐子禾起身走出茶肆,外面的陽光有些刺眼,不過很舒服。
透過斗笠的黑紗,唐子禾眯眼看著天上火紅的太陽,嘴角露出一抹豔麗卻妖異的微笑。
*****************************************************************
寧王府。
裝瘋裝不下去的唐寅終究還是從了,他和普通的大明士子沒什麼太大的區別。有骨氣,也怕死。
他能在各種場合慷慨激昂痛罵國朝如何不堪,皇帝如何昏庸,也不怕作一些針砭時弊諷刺當朝的詩詞給官員們添堵,然而當真正的鋼刀架在他的脖子上,眼看就要一刀揮落時,他也會非常識時務地舉手投降。
剖開大明士子文官們的內心,其實大抵都是賤人,唐寅也不例外。
儒家學說是一門可伸可屈可進可退的完美學說,所謂“大義”可以在很多地方表現。哪怕失節被俘投降。仍不失為一條好漢,比如關雲長,兵困被圍不得已投降曹操,還幫曹操斬過顏良文丑。最後掛印求去。過五關斬六將。千里送義嫂重回劉備懷抱,按說這種人前後背叛了兩位主公,就算不把他釘死在道德十字架上。也應該給他戴上一百五十斤重的重枷遊街才是,可關老爺仍是彪炳千秋的忠義典型,古往今來引無數英雄膜拜敬仰。
古時的“大義”太複雜了,唐寅這號的,真不知該怎樣如何評判。
唐寅投降還是付出了代價,寧王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大氣豪邁,逼急了也揍人,識破唐寅裝瘋後,著實揍了唐寅幾記,唐寅這才滿懷屈辱地從了。
現在的唐寅很不好,臉上佈滿了淤青,張口嘴裡黑洞洞,少了兩顆大門牙,牙齒看起來頗為怪異,黃黃的,彼此相隔遙遠,像夜空裡的星星。
唐寅的歸附令寧王既高興又提防,寧王不傻,唐寅嘴上說歸附他不可能真的相信,於是唐寅住所的戒備愈發森嚴了。
一名廚子端著食盤走向唐寅的屋子,屋子外重重把守的王府侍衛們瞧了廚子一眼,很快把路讓開。
廚子沒什麼值得懷疑的,他是寧王府的老人,而且唐寅的每頓飯食都是由他送來的。
廚子走進唐寅的屋子後,輕輕把門關上,背靠著門輕輕舒了口氣,臉色不由自主泛起一層詭異的青色,豆大的冷汗從額頭滾滾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