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集團軍在這三天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第17遊擊旅,已經連續作戰兩週了!
這兩週對於這支遊擊旅、對於米羅什尼科真是一場軍事災難。進攻哥羅德尼亞並將其轉化為穩定的根據地,這種想法最終被證明是痴心妄想,部隊沒能迅速擊敗城中德軍,戰鬥拖延了一段時間因而被進擊的敵人援軍反攻。
後來的戰鬥儼然變成了一場屠殺!遊擊旅的根基過於淺薄,再者他們遭遇了德軍、羅軍的聯合絞殺,又遭遇了惡劣暴雨天氣的襲擾。他們開拓的游擊區本有一萬多軍民,最終突出重圍的只有不到三千人。
米羅什尼科知曉沒能逃出來的人的下場,他們都死了!而波諾馬連科也知道了這等情況,並親自將其定義為“拉提茲森林慘案”。
遊擊旅在突破羅軍的防線後,就無可奈何的直奔第聶伯河畔的那片森林。要前往那裡,必須透過一道長達三十公里的平原。說是平原,實則泥塘和溪流也是不少!
這個平原正是去年古德里安裝甲部隊南下的通路之一,德軍如風捲殘雲一般浩浩蕩蕩透過這裡,本就不多的烏克蘭村長順道被付之一炬。德軍來的快,去的也快,他們對這一帶村莊的破壞也間接導致了這一帶農業價值的崩盤。
村民大部分被殺死了,活著的逃向大城市。大量的農田被拋荒,因為沒有人再大規模的種植春小麥。
田地裡滿是雜草,去年來不及收穫的小麥,新一茬簡直成了野麥。尤其是土豆田,一些塊根忍過了冬季,天氣暖和,土豆長勢喜人。
所以,遊擊旅透過這片平原,他們必須應付身後窮追不捨卻也磨磨蹭蹭的羅馬尼亞人。他們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自己的糧食有了著落。
遊擊旅計程車兵在所謂的荒野中發現了土豆田,士兵徒手挖掘,愣是挖到了一連串有乒乓球大小的土豆,士兵也因此斷言,這一片就是土豆田。
很多土豆還沒有成熟,飢餓的遊擊旅戰士們只想迅速填飽肚子,哪管它是否成熟!
他們找了大量樹枝攏在一起點燃篝火,就把剛剛挖出的土豆放上去,只是燒了一會兒就迫不及待的拿下來,哪管它是否燒熟就狼吞虎嚥的吃著。
遊擊旅的軍糧幾乎都是土豆,連續的戰鬥和突圍,很多人的糧食幾乎吃完!
近乎三千人,每人都吃了很多,有計程車兵竟然吃了一鋼盔的土豆,肚子鼓的像是扣上了一個鐵鍋。
因羅軍追的緊,他們飽餐一頓沒有絲毫的休息就開始繼續趕路。
羅軍的追擊效率相當糟糕,尤其是他們的輜重馬車和野戰炮,在崎嶇不平的曠野,其行動速度提不上去。而步兵也被遊擊旅的烏拉衝鋒嚇到了,並沒有全力追擊。
遊擊旅的白天撤退,夜幕降臨後也繼續跑。羅軍則是白天追擊,太陽一落山就紮營睡覺。
如此,米羅什尼科斷定他至少甩開羅軍有十公里,這十公里足矣保命。
他們在5月18日傍晚看到了西方的地平線有大量的樹林存在,這些樹林最終連成一片。看到了這些,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基本抵達安全區了!他們的進攻目標是森林中的斯拉夫季奇,那裡只有些戰鬥力堪憂的偽軍,拿下那裡後就能和沼澤地的同志會師。
然而,電報帶來了驚人的利好訊息——遊擊共和國已經解放斯拉夫季奇,正翹首期盼著遊擊旅早早進駐!
波諾馬連科下達了一系列的新指示,米羅什尼科立刻向麾下戰士們宣佈:“所有人不再休息,立刻向斯拉夫季奇前進,今晚我們就和友軍會師!”
抵達那座城市意味著什麼?是糧食!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