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大鼠疫> 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 (1 / 2)

這個時候,隨著諸多的歷史資訊湧入腦海之中,崇禎反而沒有那麼擔心了,臉上的凝重之色也在漸漸變淡,變得暢快起來,看得畢自嚴為之一愣,有一些發呆,更多的還是好奇與疑惑。

尤其是崇禎的嘴角微微上揚,閃現出的那一抹笑意,更是讓畢自嚴驚異不定。

經過一年多的推行,大明寶鈔已經在絕大多數地區取代了白銀,作為百姓日常的支付手段,更是朝廷諸多政策的紐帶,聯絡著許多的重要決策。

難以想象,一旦大明寶鈔的紙幣政策為之崩潰,那將是什麼樣的後果?

此刻,想到這些的畢自嚴,心存疑惑之下,忍不住地暗自猜測,究竟是為何,皇上會有這樣的表情,讓他怎麼的寬心,一點也不顧慮寶鈔的因由,隨時都有可能崩盤?

然而,相比於畢自嚴的疑慮重重,崇禎心裡想得卻是另一件事情。

在這個時代,在現在這個世界之上,沒有人比他“崇禎”更清楚,明朝中後期,尤其是明末的時候,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在中國,隨著海上貿易的越來越繁盛,隨著世界各國對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趨之若鶩,大量的白銀湧入中國,使得歐洲各國都產生了恐慌情緒。

深深的擔憂,一旦本國的白銀過少,將會發生難以想象的嚴重後果,國內的民生經濟將會被破壞,商業也會為之大幅度倒退。

不難想象,歐洲的商品在中國賣不出去,卻要採購大量的生絲、絲織品、天鵝絨、綾絹、綢緞、棉布、麻織品等等,自然而然地,白銀也就只有輸出而沒有輸入,只會越來越少。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可以說,歐洲人開闢了新航路,來往於世界各國,商船停靠五大洲,這一切的一切,反而成就了中國,使得中國成為了最終的受益者,為中國的日用消費品獲得了廣闊的國際市場。

畢竟,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得白銀幾乎沒有外流的可能,近乎於只有輸出,就像是鴉片戰爭之前的清朝,中國對外的貿易。

因此,這也造成了一種現象,中國的巨大貿易順差,換來了大量的白銀湧入,堪稱是勢不可擋!

即便那些歐洲國家,基於白銀的貨幣屬性,幾乎是絕大多數國家的貨幣,因白銀大量的外流,引起的恐慌情緒,不得不限制白銀外用額度,西班牙的國王,更是三度下達了敕令,限制白銀的外用最大額度,然而,最終卻只是成了一紙空文。

僅此一點,足以說明,明末時期,中國雖然處於戰亂的年代,但在對外的貿易之中,依舊保持著巨大的貿易順差,大量的白銀湧入中國,更是勢不可擋的趨勢!

也就是說,隨著東南海禁的逐漸解開,對外貿易越來越頻繁,大明的白銀儲備,只會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陷入深思中的崇禎,有一絲明悟,愈發地相信,鄭芝龍歸順大明之時,將福建的災民移民到臺灣島,每人三兩銀子,這件事情是真的,鄭芝龍有絕對那個財力。

大量的白銀湧入,而鄭芝龍又是近乎於東南沿海的海上霸主,即便是均分,落到鄭芝龍手中的白銀,那也是極其驚人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