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鄭芝龍亦商亦盜,不僅僅海上的強盜那麼簡單,還幹著商人的買賣,透過黑市,私下將中國的商品賣給洋人,也能掘取驚人的財富。
否則的話,那次的向臺灣遷移災民,鄭芝龍也不會那麼得闊綽,一次就拿出了幾十萬兩白銀,作為災民的安家費,以及在島上安家立命的本錢。
“皇上,推行大明寶鈔的政策,真得要放緩嗎?”
不得不說,除了崇禎以外,相對於其他的衙門以及主事的官員,在整個大明的朝堂之上,沒有人比戶部更加體會到大明寶鈔的重要性,所帶來的種種好處,畢自嚴更是深有體會,知道寶鈔的妙用,已經不僅僅是充當貨幣那麼簡單,忍不住地催促了一句,雖然是在詢問,但卻是滿滿的擔心之意。
“不~”
出乎畢自嚴的意料,崇禎的回答,居然是他最想要的答案,而後者慢悠悠地繼續說道:“畢尚書,不用擔心,儘管按照正常的進度,繼續推動和發行寶鈔的應用,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裡,完全取代白銀的貨幣作用。”
“至於作為擔保信用的白銀,雖然大明的白銀產量極低,但是,會有人為咱們提供的,會有源源不斷的白銀湧入咱們大明,足夠大明使用,作為儲備。”
這個時候,似乎想到了什麼,崇禎的話語微微一頓,神色也變得鄭重了許多,認真地說道:“畢愛卿,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寶鈔的發行,作為保證金的白銀儲備,並不是像你想象的那般簡單,並不是一對一,而是有著一定的比例。”
“比如說,發行一百兩面額的大明寶鈔,並不一定非要有一百兩的白銀保證金,五十兩就可以,甚至於更少。”
“畢竟,根據目前的狀況,大面積推行寶鈔的地方,除了特殊情況,鮮有大量使用白銀的事情,一般情況下,在大明的許多地方,寶鈔早就取代了白銀的作用,百姓多是用寶鈔買東西,而非是白銀之類的。”
似有所感一般,畢自嚴如被點撥的輕輕點頭,面露深以為然之色,緊接著附和道:“皇上所言甚是,是臣過濾了。”
“如今之時,隨著朝廷的各個政策推行天下,幾乎斷絕了白銀與黃金作為貨幣的可能。不然的話,若是使用兩者作為貨幣,用於支付和買賣,繳納賦稅之時,就要繳納火耗銀。”
“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那些富商巨賈,亦或是勳貴,使用寶鈔的話,不僅可以節省不少的銀子,攜帶起來,也會更加的方便,遠比那些銀票方便的多,有著朝廷作為擔保,更有信譽。”
“而且,上到富甲一方的權貴與商賈,下到黎民百姓,即便是對金銀有著莫名的崇拜與信任,但家中儲存的現銀現金,也不可能太多,否則的話,只會招賊。”
“所以啊,實際之上,朝廷並不需要太多的白銀儲備,作為發行寶鈔的保證金,維持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