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葉玄講課
“太棒了,華國古話講有志不在年高,又說自古英雄出少年,葉教授,剛才這一番吟誦,讓我醍醐灌頂。”
小撒一邊鼓著掌,一邊誇耀起來。
眾人被這掌聲驚醒,相互望了望,都看到大家眼中的震撼。
這獨特的吟詠的方式,帶給了他們特別的享受,更令人費解的是,聞聽葉玄吟詩,完全不需要為他們講解詩的含義,在葉玄吟詩的過程中他們甚至能感受到李白在寫這首詩時候的情感。
太神奇了。
“葉老師,你不會還精通催眠術吧?不然,怎麼我們只是聽一聽,就能對這首詩有那麼深刻的理解?”一位同學發問道。
葉玄微笑著回答道:
“我只是用唐人吟詩的方式來吟誦而已,下面我就向大家解釋一下原因。”
葉玄在舞臺上緩緩走動:
“語言是一種吶喊的聲音,而各種體裁的文學就是表達這種吶喊的方式之一,比如詩,詞,曲和如今的白話文體,每種都有著各自的語調,相信沒有人用白話的形式讀曲吧?”
“唐朝是詩發展最鼎盛的時期,作為當時文人之間最能表達才華的詩,不可能發生文人吟了首詩後,再向大家一一解釋的事情吧,那為什麼文人之間吟詩只是聽了一遍眾人就能理解呢?這就是吟的方式了,吟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格調,這種格調能充分讓詩人用聲音直接向聆聽的朋友表達自己詩中的感情。所以古人吟詩是隨心情而吟,並不是像今天的我們只為浪漫和欣賞而讀。”
教室裡的眾人心神和眼光都隨著葉玄緩緩的移動,解讀自己國家文明的本身就吸引著每個愛國的心,而葉玄表述的更是古學文化凋零的原因,這一刻,眾人沉醉其中!
“我國文化從春秋開始崛起並快速發展,以後幾乎各朝各帶都有各自的文學體裁,如春秋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每種文體都有各自的書寫和語言表達方式,而如今我們對這些只有欣賞沒有共鳴的主要原因,就是遺失了其中的語言表達方式,我們用白話的語調去表達古學的文體又怎能讓我們產生共鳴?不能讓人產生共鳴的文體,又怎會有人去發展和繼承?”
“就如同現在的流行音樂,由歌手演唱,形成共鳴,大家爭相模仿學習。”
“唐詩宋詞失去了獨特的唱腔,大家只能領悟文字的美和意境,卻是感受不到語言的表述美了。可惜,可惜!”
葉玄剛一說完,雷鳴般的掌聲就響了起來。
如今,專家學者都在呼籲,要重新領略古代文化的美。
甚至有人焦慮地說,現在的社會正在背叛古典文化。
有人吶喊著拯救古學。
有人訴說古文化的遺失。
有人漫罵年輕的一代在不斷遺棄華國幾千年的文明。
有人說《榮耀王者》等遊戲毀壞了李白、西施、妲己、秦始皇等等歷史人物的形象。
有人說外來文化,網際網路風潮,網路文化正在毀壞傳統文化生存空間。
但卻從來沒有人這麼簡單而又深刻的展示出古典文化的魅力。
葉玄做到了。
只是吟誦了一首詩,那獨特的格調和韻律,完爆現在的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