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沒大沒小。”終於回過神來的趙禎沒好氣地打掉趙暘的手,又前後在紙上寫下“旭”、“昇”二字,從旁王贄引經據典道:“旭字好,‘旭日始東昇’;昇字亦不錯,‘景行行止,昇於四方’。”
趙禎很滿意於王贄能猜到的想法,又寫了一個“昊”,但隨即就皺著眉頭將其劃去,又寫下一個“昌”字。
“東方明矣,朝既昌矣。”王贄在旁道。
直至趙禎又寫下一個“昭”字,王贄忽然愣住,小心翼翼、欲言又止道:“於昭於天……官家,是否過於重了?”
“是麼?”趙禎微皺著思忖片刻,又瞥了眼趙暘,權衡再三終是將“昭”字劃去,又寫了一個“煦”字。
王贄忙道:“煦煦雨陽,靄靄原隰。有覺其煦,莫感其寒。……煦字也不錯。”
隨後趙禎陸續又寫下“杲”、“熙”、“明”、“暉”等字,趙暘疑惑問道:“怎麼都是單字?當今的表字不都是兩字麼?”
趙禎抬頭看向趙暘,沉默半晌後,語氣莫名道:“先取單字,而後再配一字即可。”
說罷,他長吐一口氣,將手中毛筆一丟:“朕倦了,你自己選吧。”
趙暘雖感覺有些奇怪但也沒多想,看著紙上諸字點評道:“旭字還不錯,就是不知該如何搭配。”
“東旭如何?”王贄在旁出主意道。
“趙暘,字東旭?”趙暘輕聲唸了一遍,搖搖頭看似不甚滿意,“昌字呢?”
“朝昌?”王贄建議道。
“怪怪的。”趙暘再次搖頭,“景字呢?”
“景行如何?景行行止,昇於四方。景行者,大道也,又有明行之喻,正大光明。”
“景行?趙暘,字景行?”趙暘低聲唸叨幾遍,點點頭道:“聽起來不錯……多謝王知諫,王知諫果然是博學之士。”
“哪裡哪裡。”王贄一臉謙虛,心中頗為歡喜。
他也沒想到今日代同僚楊偉當值居然還有這等收穫:就憑他今日從旁協助趙暘取字,這位深受官家寵信的小郎君日後不得照顧照顧他?
“景行麼,卻也不錯。”趙禎淡淡道,不知為何不復之前的興致勃勃。
片刻後,趙暘心滿意足地離去,王贄也回到了自己的小座,王守規正要上前收起那張紙,卻被趙禎抬手阻止。
“煦字不好麼?”官家低若蚊音地低喃,凝視半晌後,拾起桌上先前被他棄於一旁的毛筆,提筆在煦字前加了一個宗字。
宗煦……
驚鴻一瞥窺到這二字的王守規忙垂下頭,不動聲色地退後兩步。
良久,趙禎輕嘆一聲,將宗字塗去後將筆擲於一旁,隨即又將那張紙揉成一團。
“王都知,替朕收拾掉。”
“是,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