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眾人盡興而歸,包括劉封。
考慮再三,劉封還是覺得不能急於一時,沒必要和喝了酒的劉備談論正事。
這次雒中發生的事情,顯然很逆反劉備的喜好,劉封不得不多做考慮。
次日中午,劉封才單獨面見劉備,此時才將雒中發生的事情述說了一遍。
不過劉封也沒傻到完全坦白,而是使用了春秋筆法的手法,重點敘說了曹操如何對楊彪發動政治打擊,又是如何奪過了天子僅剩的兵權,最後得以大權獨攬。
至於自己在其中的作用,或為一筆帶過,或為輕描淡寫。
重點就是儘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劉封這也是迫不得已,總不能直接和劉備說天子是我攛掇曹操架空的,楊彪是我煽動曹操抓捕的。
要真這麼說了,十有八九劉備要翻臉,上演一回大義滅親。
劉封一邊拼命甩鍋給曹操,一邊又替他洗地道:“父親,大將軍如此也是無可奈何。”
“嗯?”
劉備不解的望了過來,眼中還有清晰的不滿,顯然對兒子替亂臣賊子辯解而感到不悅。
看見這一幕,劉封心中嘆息一聲,幸好自己防了一手,否則現在說不得自家老爹就要大義滅親了。
“父親可知河北境況?”
劉封不答反問了一句。
劉備眉頭微微皺起:“公孫兄長依舊困守易京,只是其已經再無昔日雄心,只想拖延時日,以待候知天下之事矣。”
公孫瓚這話的意思是,他在等著天下大勢明顯化,說白了也就是不打算爭奪天下了,坐等明主出世,然後把自己僅有的地盤賣個好價錢。
這可謂是頹唐到了極點,要不是公孫瓚恨透了袁紹,寧可死也要和對方死磕到底。
但凡換上一個人,恐怕他早就投降對方了。
“父親有所不知。”
劉封開口,緩緩將袁紹欲和公孫瓚議和的事情托盤而出。
劉備聽完後極其震驚,甚至有些不信的懷疑道:“汝這是從何而來的訊息?”
劉備之所以會這麼驚訝,也是因為他想不通袁紹都這時候了,怎麼可能還和公孫瓚議和。
“此訊息乃是出自大司馬左右,父親不必懷疑訊息真假。”
劉封搪塞了一句之後,繼續說道:“大司馬此番要與公孫伯父議和卻系真事,只是其心中所想,卻未必是真。”
劉備有些疑惑,不解道:“此是何意?”
劉封猜測道:“孩兒懷疑大司馬之議和,乃是計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