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舊事重提,看見劉備有些不虞之後,趕忙繼續介紹起其他人來。
“父親,這位乃是我新徵闢的幕府主簿,出自弘農楊氏的嫡脈子孫,前驃騎將軍楊賜之孫,前太尉楊彪之子楊修。”
楊賜曾出任太尉,在司空任上病逝,死後被追贈為驃騎將軍。
劉封特地讚譽道:“楊德祖恭敬好學,博學多才,尤擅經典,可謂出口成章,乃關中後起之秀也。”
別看劉封年紀小,可如今地位卻是妥妥的大佬級別了。
堂堂左將軍,武侯,揚州牧,都督揚、交兩州諸軍事。
光是這一連串的頭銜,就決定了他的話語權。
能夠讓劉封評價一句關中後起之秀,楊修心裡都忍不住驚喜交加了。
劉備又起了招募之心,這可是弘農楊氏嫡子啊。
眾所周知,楊家可是天下第三的門閥,在士族之中也僅次於袁家,而且兩家的差距並不大。
如果說袁家心思眾多,不但騎牆,還居心叵測的話,那楊家確實要忠心的多,他們親近天子,效忠朝廷,要遠比袁家來的忠謹。
只是大漢這條船不可避免的沒落了,而和大漢深度捆綁,直到晚期都沒想到解綁的楊家,毫無意外的伴隨著大漢這艘沉船一起下沉了。
原本劉封是想連楊彪一起帶走的,但曹操拒絕了劉封所請,且態度堅決。
沒辦法,劉封也只能帶著楊修一個人南下,而將楊彪留在了洛陽。
劉備心中浮動,只是他還沒來得及想好理由挖人,就被好大兒給嚴詞拒絕了。
隨後,劉封還給劉備介紹了董昭等人。
董昭名氣不大,家世也不出眾,但劉備卻沒有因此而小覷他,反而以更大的熱情相對,顯然挖人之心不死,而且對自家好大兒的眼光很是信任。
好在黑胖子對劉封忠心耿耿,忠不可言,最終還是十動然拒,沒讓劉備扳回半點顏面。
“元常叔父、仲常叔父,一路遠來辛苦了。”
劉備身後的荀攸衝著鍾繇、鍾演行禮。
按照輩分,荀彧和鍾繇、鍾演兄弟是平輩論交,哪怕荀彧的年齡也不小,在鍾繇的面前依舊是晚輩。
鍾繇認出了荀攸,露出了一個笑臉:“原來是公達,自數年前一別,已是許久不見了。”
荀攸恭敬答道:“叔父所言甚是,自從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我離開洛陽後,至今已經六載。”
緊接著,荀攸露出一個真心實意的笑容道:“劉驃騎父子以誠待人,善於納諫,實為明主。叔父日後在少主處呆久了,自然能得出同樣的結果。”
鍾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知道荀攸這是在給自己賣好。
潁川四大姓可謂是同氣連枝,彼此之間也通婚,都算得上是姻親。
劉備父子這邊高層很少有豫州人,尤其是潁川人,至今只有荀攸等寥寥幾個。即便荀攸為劉備父子所重視信任,但潁川人的話語權著實不高,完全沒法和徐州人相提並論。
如今鍾繇兄弟倆加入,荀攸自然喜不自禁。
這無關品行,只是出自真情。
眼看著諸多俊才在眼前,卻沒一個能夠納入幕中,劉備顯然不死心,當晚在城中設下酒宴,為劉封等人接風洗塵,同時也想要和鍾繇兄弟、楊修、董昭等人多做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