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之行,剛開始是熱鬧美好,可是自從邊境的戰事發起,在鎮壓突厥族的太子哥哥突然身中劇毒,宮裡頭也有人造亂,事態沒有蔓延,可京城裡麵人心惶惶。
琦玉沒能和韓寄多講一句話,就被父皇派人給接回去了,他害怕有人會找她下手。
然而背後之人是五皇兄,這點琦玉沒有想到,也甚至不願去想。
在她眼裡,五皇兄對她很好,一直都是溫文爾雅的型別,卻不知還有這樣瘋狂的時候。
後來卻被告知,她真正的五皇兄在五歲的時候已經去世,而眼前這位,只是突厥國的王子。
在趙國裡埋伏了十幾二十年,只為了今天的動亂。
有時候琦玉不知道,天下太平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發起戰爭,即使最後是贏家,也很快就是輸家。
不過這些矯情的想法很快消散,天下大勢,哪裡是幾句話就能說得清楚。大國想統一,小國要發展,這些都是衝突。
也趁著這次的動亂,恢復身體健康的太子哥哥即使鞏固勢力,還算健康的父皇則是退位讓賢,整日裡和一些閒散王爺鬥蛐蛐,或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微服私巡。
當然,也關心起她的婚事來,已經開始放眼注意有哪些配得上的駙馬,畫像每個一段時間都會送進朝陽宮讓她挑選。
琦玉每拿起一張瞅了一眼就丟到地上,“這個太弱了,這個太兇了,這個不好看……”
林林總總下來有十幾張畫像,,全被她批評了一遍。
“父皇也真是的,每日淨送些無聊的畫像來,本公主才不看呢。”琦玉氣得趴在涼亭裡的石桌上,夜晚掌燈,在河水裡漂浮著的河燈格外漂亮,那是她回來時名人做好放著的。
她心裡真正生氣的物件,是哪個都不來找她的壞蛋。
要是真不來,她,她過幾日就找個人嫁了,哼╯╰!
旁邊守著三位宮女,她們彎腰去撿起地上的畫像,其中一個笑道:“公主,您別生氣。要不您將未來駙馬爺的樣子給畫下來,再名人去尋找,這可不是一件美事。”
琦玉歪頭想了想,笑道:“確實是個好主意。”
宮女很快擺好了畫紙和毛筆,琦玉執筆而立,韓寄的樣子在她腦海裡刻得很清楚,沒回夜裡她都拎出來揍一頓,可是當真的認真回憶時,她就想哭。
琦玉眨了眨眼,將眼淚給憋回去,扔了毛筆,提著裙邊氣呼呼的轉身離開,賭氣嚷嚷道:“畫什麼畫,有什麼好話的。不就是選一個駙馬嗎,還不是簡單的事情。”
她一走,三個宮女連忙追在身後伺候。
站立宮牆上的韓寄,聽到這句話,冷靜的心再也忍不住,運起輕功,腳尖踩滅了花燈,幾個跳躍之間將三個宮女點了啞穴,人站到了琦玉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