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傾城帝王妃> 第三十章 莫可耳順(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章 莫可耳順(一) (2 / 2)

未注意到我驀地一僵,桓娓復垂頭穿針引線:“許是我這心思太小,不比你們縱橫捭闔,總有更宏闊的考量。”

咬唇沉默,我方將針刺過絲帛,闔伯身影驟然投影在牆面上,好險驚我一跳。

與桓娓一同探尋望去,闔伯恭敬道:“伶月帝姬,鹹壽宮傳來懿旨,宣伶月帝姬獨自入宮覲見太皇太后。”

“獨自入宮?”桓娓一驚,銀針繡偏刺入指尖,沁出一滴血珠。我忙尋卷帕為她包紮,她卻渾然未覺,向闔伯求證道:“不必恪兒陪同?或我相陪?”

同樣奇怪搖頭,闔伯低聲:“是鹹壽宮中的蒼茴姑娘親自來傳的話,想來不會有錯。只是,蒼茴姑娘提到太皇太后曾手執翎羽扇,唸了句‘籍父其無後乎’。看她神色,此句似有話外之音。”

“‘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已然搬上明面冷嘲,哪裡有什麼話外之音。”冷笑一聲,桓娓語氣譏諷:“我一日不在她面前受辱順從,她便一日懷疑恪兒忠心。父皇建國曆程我如數家珍,若論偉業豐成,她所作所為何曾多於我?不過是母憑子貴尊奉為太皇太后,以此名望做順水人情收攏郭氏人心,坐收漁利罷了。如今倒明嘲暗諷,言我有二心?真真可笑至極!”

桓娓神情孤傲,言語間對太皇太后屢有不敬,而闔伯也並未出言勸止,只是默默傾聽,可見兩人芥蒂頗深。若我沒有記錯,胡汝現下的鎮軍大將軍正是郭姓,郭氏一族在歸桑也算是名門望族,太皇太后身後的靠山委實堅實穩固。

正自思量間,桓娓已拉著我起身。不解喚她一聲,桓娓回眸望著我溫和道:“宮中人心叵測,你一人前去我實在難以放心。何況太皇太后對著翎羽扇說此話,針對的便是我桓娓。於情於理,我都應與月穆一同走一遭。”

“公主若因月穆與太皇太后矛盾加深,那月穆便真乃天地不容,罪孽深重之輩了。”

我擔憂,她卻輕笑:“與你無關。我與太皇太后間嫌隙分明,自始而存,既非輕易能夠調和,也便絕非一朝一夕便可化解。且太皇太后言盡至此,我若再不理會她言外之意,執意避見,倒顯得我不懂事,平白落人口舌。月穆寬心便是。”

桓娓所言不無道理。雖我仍憂心她與太皇太后衝突,卻也無立場多言胡汝皇族家務之事,更無法拒絕其好意。

更衣梳妝畢,我著一襲素色月華裙,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腰間細褶數十,各為淡雅色。前後正幅,輕描細繪,行動之如水紋漣漪,風動之如月華美秀,飄揚絢爛,因作此名。

此裙是桓娓贈我的見面禮,見我穿著甚是合體不禁笑道:“月穆天生麗質,氣質與這月華裙極為相配。”

“不過是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罷了。”我略羞赧,任桓娓攜住,一併上了馬車。

雖已進過歸桑皇宮兩次,卻俱止步於宣事殿。此番是我首次入胡汝後宮。

較之涼鴻終蜀的層臺累榭、畫樑雕棟,泛夜忝渠的水木清華、百卉千葩,歸桑的宮宇卻有直指雲霄之勢,蔚為大觀。

我同桓娓並肩而行,輕聲說笑,聽得一處有女子交談聲便繞開避往,免惹麻煩。這般行了約一盞茶時間,眼前豁然開朗,昂首望去,除卻筆格遒勁的黑漆真金字匾“鹹康宮”三字外,先見門楹對聯,所書“洪範演疇徵備福,黃鐘肇律葉長生”。

殿門處已有一名小宮女候著,見我二人迎將上來,施禮起身後道:“伶月帝姬,從順公主。太皇太后已於東院福宜堂久等二位了,請二位隨奴婢快行幾步。”

“有勞……”

“不勞蒼茴姑娘了。”我方啟唇,便被桓娓岔過話去:“這鹹壽宮本公主最是熟稔,不必蒼茴姑娘多費腳力另去一趟。本公主與伶月帝姬自行前往便可。”

“……是。”似也習慣桓娓這般隨性,蒼茴不再多言,福身退下。

我偏頭去看桓娓神色,雖仍貌似平靜,卻到底難掩不耐。

又行了一段路,確認周遭無人,桓娓方嘆息一聲,低聲道:“太皇太后一向行事謹慎,從不曾在旁人眼中口中落下半分不是。福宜堂乃是鹹壽宮中最尊之所,她在那處等著咱們,對外既圓美名,對內談話內容為何,外人也輕易窺探不得。這番滴水不漏,月穆更需打起精神,勿一時失言,而正中其下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