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黜龍免費閱讀筆趣閣> 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蹶行(1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三章 國蹶行(11) (3 / 4)

眾人詫異一時。

“我就是怕屈突將軍他們惹事,所以提前叮囑了看管倉城的李參軍……告訴他,若是屈突將軍走前有什麼為難的安排,讓他且答應下來,等我到了再處置。”秦寶有一說一。“你們這邊安頓好,我就去倉城看看,絕不會誤事。”

眾人如釋重負。

事實證明,秦寶的未雨綢繆起到了作用——屈突達走前的安排是讓駐守倉城的李參軍放把火就撤。

平心而論,這不是一個好建議。

首先,這會讓走不脫的部隊陷入到麻煩,甚至有出賣後續部隊的嫌疑;其次,不考慮後續部隊註定被圍這個事實,也不得不承認,無論哪朝哪代燒倉都是一種很讓人難以接受的行為;最後就是,黎陽倉這個情況,想燒也挺難的。

這不是開玩笑,須知道,一方面,為了防火,黎陽倉周邊是沒有多少引火物燃料的,樹木什麼的例行剷除乾淨,不然也不至於旁邊的山頭都被稱之為童山了,而且這地方選址本就比較避風;另一方面,就是倉儲本身太多了,而且還是分倉的,分倉往往又是夯土隔絕的,你想燒也燒不了多少。

當然,就算燒不了多少,燒了也肯定可惜,肯定不是好事,所以,秦寶的事先安排依然起到了很明顯的作用。

臘月廿七日上午,單通海部抵達黎陽,黎陽城立即投降,單大郎不顧城內安穩,即刻往黎陽城後方的黎陽倉而去,然後接受了這裡的守軍投降,並控制住了倉城,接管了周邊倉區。

這個時候,黜龍軍的作戰目標其實已經實現。

但太快了,誰也沒想到,在徐大郎的奔襲加攻心之策的連環計下,汲郡官軍這般輕易就土崩瓦解,到這日為止,因為戰事之順利、部隊之疾速,後方部隊根本就是剛剛進入汲郡領內的。

不是沒有戰事,廿七日,對局勢一無所知的鄴城援軍嘗試南下,被雄伯南帶領著周行範、範望、劉黑榥三營騎兵輕易在城外擊敗,喪師數千,再無反應。

這時候,就要稱讚黜龍幫提前設定好的自有預桉了:屯田兵早已經在出兵當日,也就是廿四日就行了動員,並且已經尾隨中軍大部隊抵達了汲郡,準備參與轉運倉儲,而得到黎陽倉全須全尾入手的訊息後,黜龍幫的各郡地方官吏,也按照預桉開始動員或者通知百姓去黎陽倉領糧食了。

廿八日,得知前線戰事訊息的黜龍幫首席張行帶著謝鳴鶴、馬圍、曹夕,隨賈越、翟謙、竇立德、李子達、王雄誕等十營兵先於數萬屯田軍抵達了黎陽。

“情形如何?”黎陽城外,謝鳴鶴看到來接的徐世英、徐師仁等人,遠遠來問。

“極好。”徐世英脫口而對。“倉儲封存妥當,無一破壞,正待首席點驗。”

張行為之一怔,謝鳴鶴等隨行的許多頭領也都發懵。

因為這話過於自相矛盾了。

須知道,按照預桉,這時候徐世英他們應該開啟倉儲讓周遭百姓前來自行救濟取糧。而事實上,來到此地,他們也親眼看到已經有數不清的周遭百姓前來擔糧了。

他們身側,就是絡繹不絕的一條糧食溪流,而這些本地老百姓雖然因為背靠駐軍經濟並不至於缺糧,但依然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沉默,悶頭轉運不及……畢竟誰也不知道,這些黜龍軍的大老爺們什麼時候停了善心。

當然,這就扯遠了,轉回眼前,周遭都已經這樣了,為什麼還叫做“倉儲封存妥當,正待首席點驗”呢?

“首席到倉城那邊,一望便知。”徐世英似乎早就料到來者反應,平靜以對。

張行等人愈發好奇,便將大軍停在黎陽城周遭,與十幾位大頭領、頭領還有一隊幾乎全是準備將層面的幫內精英外加侍衛騎馬往更內裡被兩山兩河一城(大伾山、童山、大河、清漳水延伸運河、黎陽倉)夾住的黎陽倉而去。

順著一條寬闊乾淨過了頭的夯土路,前行不過數里便到倉城。

倉城並不在這條大道中,而是在一側大伾山山麓上,專門做了平整而已。

上了倉城,有了高度視野,眾人立即察覺到問題所在了……原來,官道盡頭,位於兩山兩河之間的龐大倉儲區果然沒有被開啟,而那些絡繹不絕的糧食根本只是從倉城裡運出來的。

於是乎,眾人立即轉移了疑惑。

“倉城內能有多少糧食?”謝鳴鶴依舊忍耐不住,一邊往城內去一邊好奇來問。

“不知道具體數量,反正東都來的倉儲官吏早一步直接跑了,但若是我們沒猜錯的話,只是倉城內的糧食就夠八萬人吃一年的。”在前面帶路的另一位大頭領徐師仁帶著某種小心翼翼來言。

“多少?”竇立德替所有人發出了質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