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鎮國侯趙佗一家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年份。
十七歲的趙徹正式傅籍,按照秦人的規則,他將從這一年開始承擔服役的義務。
不過秦人擁有不更爵位後,在原則上就可免除更戍之役,趙徹年紀輕輕便是右庶長爵位,可以直接免役。
但這個小年輕卻是血氣方剛,擁有他自己的志向和夢想。
“臣聞猛將必起於卒伍,宰相必發於州郡。吾父十五歲便入伍從軍,從伐燕一小卒起,歷經數戰,為先帝滅諸侯,徵蠻夷,成就列侯高爵。”
“趙徹為鎮國侯之子,蒙恩蔭而為右庶長,爵位雖高,自身卻無匹配之功,心甚不安,我願隨大軍西征,沙場立功,為大秦開疆拓土,還請陛下恩准!”
趙徹身高八尺,容貌剛毅,說話時鏗鏘有力,盡顯男兒氣概。
此言一出,秦宮殿上響起撫掌稱讚聲。
這是二世皇帝召開的一場家宴,除了自己的妻兒外,還專門邀請了趙佗一家前來,以示親近。
“好徹兒,剛到傅籍之年就欲上戰場立功,此等心志不愧是鎮國侯的兒子。此事,朕準了。”
二世皇帝面露讚賞,毫不掩飾自己對於趙徹的喜愛。
話畢,他又側首看向另一旁的少年公子。
“啟明,汝兄既有如此壯志,願為國征戰,你當敬他一杯才是。”
公子啟明忙站起身,舉杯向趙徹道:“兄長豪情,弟甚佩服,祝兄長能沙場立功。”
趙徹亦忙舉杯相迎。
見到這對錶兄弟一派和樂的場景,不管是帝榻上的二世皇帝,還是一旁的趙佗夫婦皆面露微笑。
唯有皇后李姝臉帶笑容,眼中卻有不愉之色閃過。
她的目光從趙徹臉上一晃而過,最終落到長公主嬴陰嫚身側的少女趙芸身上。
十多歲的少女,明眸皓齒,柳眉秀目,繼承了她母親的容貌,是個十足的美人胚子。
當然,李姝看中的不是對方的美貌,而是這個少女的身份。
鎮國侯長女,深受趙佗喜愛。
其年歲已近加笄,再過兩年便能嫁人,所以這段時間,咸陽城中不少大族皆將目光放到了趙芸身上。
王氏、馮氏、楊氏、辛氏等皆有向鎮國侯求親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