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諸卿具體的商議後,武功侯趙佗建言的開設工、農學室的提案正式開始實施。
原本培養文法吏的秦國學室,是由廷尉府操持。
工、農學室,也各有一官署進行具體的負責。
少府掌百工,所以工學的開設由少府趙佗來主持。
其中的工學課本和各項細節的制定,都是趙佗自己一手操辦,樣樣皆順他的心意來。
農學就不一樣了。
此事雖然是趙佗提議的,但具體實施歸治粟內史王戊管。
治粟內史,就是漢時的大司農,聽名字就知道是負責主管農業的最高官署,所以農學之事本不該趙佗來插手。
但實際上沒過多久,治粟內史王戊就親自前來趙佗府上拜訪,向他求問關於興辦農學的問題。
“此事王君可參照下我工學的章程,具體實施就根據農人的情況來決定。”
趙佗直接將工學的制度草稿給了王戊一份,又給他看了看物理課本的初稿。
“君侯竟然連工學的傳授文字都搞出來了!”
王戊大受震撼。
辦學,那要有相關的課本傳授才行。
比如秦國的識字課本,就有廷尉李斯《倉頡篇》,尚書令趙高的《爰歷篇》以及太史胡毋敬的《博學篇》。
像文法學室,其主要教授的內容就直接是秦法秦律。
學室子弟畢業的要求是能熟練的背誦相關秦律,透過考官的問答,順利答辯,才能透過考核,外放為基層吏員。
所以要辦工學、農學,那他們就得先將課本弄出來才行。
王戊這邊才把農學的人員組織,大概架構弄出來,至於課本,還在各種農書裡挑選呢。哪知道人家武功侯這邊竟然都直接弄出了初稿,速度何其快也。
特別是當王戊粗略翻了一下課本的內容,立刻就被那一套套的力學、聲學體系震的雙目發直。
他喃喃道:“這《物理》的內容竟如此博大。”
趙佗解釋道:“這書上的東西大多是我從公輸殘卷,以及墨家的《墨經》上摘抄,然後由柱下史、墨者等博學專業人士幫助,所以才能快速整理出來。”
“公輸殘卷……好東西啊!”
王戊舔了舔嘴唇,有些渴望的看著趙佗:“君侯,你之前曾言和農家之人有過接觸,所以才有了漚肥法和曲轅犁等有利農業的器物方法。現在君侯又建言興農學,不知可有方法教我?”
趙佗一怔,然後啞然失笑。
這個老王啊,居然打的是這個主意。
不過趙佗也不藏私,還真給了王戊一些建議。
農學課本的具體內容。
趙佗建議王戊一方面可以從古代農書裡選擇實際有效的好方法編入。另一方面則可以讓全國各地農官,獻納農業耕種的實用技巧。
同時還可組織一小批人專門研究各項農業技術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