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城,左更任囂的府上。
“唉,我上次寫信給屠兄,想要勸慰他一番,然後他就沒有給我回過,多半是連我一起惱了。”
任囂舉杯灌了一口酒水,無奈說道:“屠兄這人啊,一旦認定了事情是什麼樣,那就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我勸趙兄還是勿要再給他寄信,一來沒有用處,二來只會氣到屠兄,等到他打完百越立下功勞,回來一高興,之前的事情說不定也就過了。”
聽到這話,趙佗明亮的眼睛略微黯淡。
對於屠睢,他是很感激的。
當初滅魏之戰,趙佗率軍追在魏豹、周巿身後,於滎陽城下大破魏軍,立下功勳。結果被上司桓昭嫉恨,進行折辱和欺負,當時就是任囂和屠睢站了出來,為他趙佗打抱不平。
特別是屠睢,憑著爵位的壓制,讓桓昭只能忍氣吞聲,不敢拿趙佗怎麼樣。
屠睢欣賞趙佗的智謀和勇氣,請他在滎陽城中飲宴,不以年紀和爵位自傲,對趙佗以兄弟相稱,妥妥一個義氣大哥的模樣。
甚至後面他還親自撰寫滎陽之戰的軍報給王賁,為趙佗表功。王賁在事後升趙佗為一曲軍候,其中就有屠睢的功勞。
這樣一個類似兄長的人物,趙佗十分喜歡,他和屠睢的關係一向不錯。
哪知道兩人會在徵百越一事上產生齟齬,最終兄弟隔閡。
“當時屠兄若帶五十萬大軍徵百越,那就是在重複歷史。必將喪師於南疆,不僅性命難保,而且將把秦國拖進一個難以掙脫的戰爭泥潭。我當時反對,既是救他,也是救了秦國啊。”
趙佗心中有些難受。
他那會兒在朝會後就想著向屠睢解釋,結果屠睢生了氣,不僅快步離去,事後也多次拒絕趙佗的登門拜訪。
甚至連趙佗寫給他的信也不回,一副要斷絕交往的模樣。
這一斷絕,就是五年的時間。
現在屠睢作為長沙郡守,被皇帝任命為了伐越副將,輔佐馮無擇攻伐百越。
趙佗一想到還是忍不住憂慮。
因為百越之地就是屠睢的喪命之所啊。
哪怕歷史已經被趙佗改了大半,不管是主將、兵力還是時間都和原本歷史大不相同,但人的性格卻是改不了的,在一些問題上很容易做出相同的選擇。
所以他這才來任囂府上,進行商量。
任囂瞭解屠睢的性格,勸他不要管此事。
趙佗終歸是放不下這個心,在回到府中後,決定最後給屠睢寫一封信。
為了不讓屠睢產生牴觸,趙佗在信裡不再說征伐百越的困難,而是刻意去奉承屠睢,然後夾雜著一些實用的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屠睢更好的打下這場大戰。
待到信件寄出去後,趙佗感覺有些疲累,他坐在榻上,看著窗外的天宇。
陰沉沉的一片,像是要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