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徹引發的小插曲,讓整個家宴的氣氛變得有些不一樣。
趙佗夫妻有些後怕,擔心自己這個兒子接下來又搞出什麼事情,嚇得一顆心全放到娃身上。
皇帝的諸位公子中,除了胡亥將嫉妒和不滿寫在臉上外,其他公子也各有心思。
不過他們的注意力並不在自己的小外甥身上,而是在思索始皇帝召集諸多子女,舉行這場家宴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現在不是過年,也不是過節。
一向勤政,對家庭團聚不感興趣的始皇帝突然搞這一出,換成誰都能察覺到此事不正常。
家宴進行到中段後,始皇帝果然有了動作,竟然當場對諸位公子抽背《商君書》和秦國律令的內容。
扶蘇作為長子,自然是第一個上場。
“辯慧,亂之贊也;禮樂,淫佚之徵也;慈仁,過之母也……”
在他清朗的聲音中,將始皇帝所抽查《商君書》中的《說民》一篇流暢且完整的背誦了出來。
見到這一幕,嬴陰嫚微微一笑。
她這個同胞兄長背這些東西,自然是毫無問題。
在楚國滅亡前,沒開竅的扶蘇常常惹怒始皇帝。
每當這個時候,他們這位父皇就會罰扶蘇去抄錄《商君書》和律令,那幾年下來,扶蘇起碼將《商君書》抄寫了上百遍吧,這個抽背對扶蘇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相比嬴陰嫚,趙佗則是敏銳的將注意力放到始皇帝抽背的內容上。
《說民》,其“說”通“奪”,主要講如何奪民所尚、奪民所善、奪民所易、奪民之財、奪民所欲。
開篇就說巧言善辯和聰明有智謀,是違法亂紀的幫手;過度的禮樂是放蕩的引子,仁慈則是犯罪的根源……
所以想要讓國家強大,就要讓黔首人民變得愚昧。
上位者要控制人民的財富轉化和黔首的慾望,根據人性來操控人民,同時任用酷吏,刑九賞一,輕罪重罰,以此來威懾天下,達到以刑去刑的效果。
這樣做就能逼迫天下黔首走上耕戰的道路,為了獲取爵位的賞賜而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最終使得國家強大。
“《商君書》足有二十餘篇,這《說民》一篇是秦國制度的核心,是歷代秦王治民的手段。皇帝特意讓扶蘇背這一篇,恐怕是要特意考校他對治國的理解。”趙佗眼睛眯了起來。
果不其然,待到扶蘇背完後,始皇帝便開口道:“扶蘇,你覺得《說民》一篇如何?”
趙佗眼皮一跳,死死盯著扶蘇。
這絕對是一場來自始皇帝對繼承人的考驗。
眾公子神色緊張,紛紛看向自己的長兄。
侍立在殿側的中車府令趙高也是抬起腦袋,目光望了過來。
他希望扶蘇在回答中出錯。
面對眾多目光,扶蘇道:“稟父皇,兒臣認為商君所言治國之法,是我秦國能在天下諸侯中崛起和強大的根源,耕戰是強國之道,這是我大秦能統一天下的根本。”
話語到此完畢。
扶蘇點到為止,沒有繼續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