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遭遇刺殺的地方位於彭城以南的雲龍山一帶,此處距離項氏所在的下相足足有兩百多里的路程。
所以就算趙佗在刺殺發生後就下達命令,讓郡尉趙廣分兵一千人前往下相包圍項氏,但一路過去,緊趕慢趕也得好幾天的時間。
這讓許多人心中很是不解,面對突然遭遇的刺殺,為什麼這位武功侯不用盡全力去追殺逃跑的刺客張良,反而要跑到兩百多里外的下相去包圍什麼項氏。
“這位君侯該不會是之前在攻打楚國的時候和項燕父子結下仇恨,想趁著刺殺,將項氏剷除掉,以報私仇吧?”
“真要是這樣,那也太蠢了吧,皇帝知道又會怎麼想?”
不解之下,不免有人做出種種懷疑。
但好在始皇帝已經將捉拿刺客的所有事情都交給了趙佗來處置,他擁有一切事項的決定權。
在這件事情上,趙佗說什麼就是什麼,縱使有人心中疑惑,也不會傻到在這種時候跳出來質疑趙佗的決定。
對此,趙佗心中自有計量。
刺殺大事發生後,皇帝的安危自然是要放在第一位。
事發地就在彭城以南數里處,在三千郎衛和一千郡兵的護衛下,很快就將受傷的皇帝送到彭城的行宮中,之後秦卒封鎖全城,再加上彭城中原本駐守的數百兵馬,足以護衛皇帝的安全。
除此外趙佗手上能用的就只有兩千郡兵。
其中一千人被派去封鎖各處交通要道,並沿著刺客逃跑的路線進行追捕。
因為怕這些泗水郡的郡兵心有怨言,在遇到刺客的時候放水趙佗直接頒佈了擒獲張良有千金之賞,擒獲其同黨一人得獲百金的懸賞令。
這道命令一下來,立刻讓那些負責追捕的郡兵們一個個睜大了眼睛,幹勁瞬間就上來了,做夢都想抓住那些刺客,好實現一輩子的財富自由。
但趙佗對此並不抱太大的希望。
歷史上張良博浪沙一椎擊中副車,始皇帝同樣是大索天下,求賊甚為急迫,最後還不是沒抓到。
從泗水寶鼎這件事就能看出,這個時段的張良已經發育成熟,是一個智謀超絕,又熟悉人心的智者,想要憑著那一千素質堪憂的郡兵抓住對方,談何容易。
相比於滑不溜秋的張良,位於下相的項氏明顯是個好捉的大目標。
“君侯,項氏真的和刺客有聯絡嗎?”
在前往下相的路上,郡尉趙廣表現的憂心忡忡。
因為泗水寶鼎騙局的事情,趙廣已經被張德牽連,只等王綰的調查後確定最終責任,如果這事看在趙佗的面上,還有可能大事化了。那緊跟著刺客於中途埋伏,扔鐵椎擊中皇帝車駕的事情,就全是他趙廣的責任。
郡尉,主掌兵權與治安等事。
在趙廣的治下出現刺客行兇,他這個郡尉就是第一責任人,責任比郡守還大。
除非趙廣將刺客抓住,可能還有機會將功抵罪,只落個削爵輕罰,但如果連刺客都沒抓到,那下場絕對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