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朝中議定封禪大事,始皇帝命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及各儒家博士商議東巡路線,準備封禪事宜,並派使者東行告知沿途郡縣的時候。
一個訊息,傳回了咸陽,朝野震動。
為秦國統一天下立下赫赫功勳的名將。
武城侯王翦,薨(hōng)。
這是趙佗回到咸陽後的第五日。
哪怕是皇帝在前兩天收到趙佗所言的王翦病危的訊息後,連夜派出了最好的御醫夏無且前往頻陽,也沒有救回武城侯王翦的性命,讓無數人聞之扼腕嘆息。
趙佗在府中聽到這個訊息,呆了半晌,不過想到王翦在榻上對他說的那些話,又釋然了。
這位當世名將,到了生命的最後,對於生死之事表現的很坦然,甚至還帶有些許樂觀。
王翦在最後,還按著自己的人生經驗,為趙佗給出了一些建議。
“急流勇退,方得始終。”
“但有時候若是退去,那急流之水,恐怕就會化成滔滔洪浪,反將一切淹沒,最終屍骨無存。”
趙佗輕輕一嘆。
如果他不知道歷史上的帝國結局,或許會選擇聽從王翦的話語。但既然知道,就不可能真的在這個時候退下。
歷史被趙佗改變了許多,但他所做的事情,細究起來都是在為皇帝的統治錦上添花。
發明巨砲、騎兵三寶讓秦軍戰力更強;弄出漚肥、曲轅犁、麥食讓秦國的國力更雄厚;北破匈奴西擊月氏,讓帝國的邊疆再無禍患……
但這一切,都不能解決這個帝國身上的真正病灶。
如果他放任不管,依照始皇帝的性格和作為,恐怕這個國家一樣會緩緩滑入深淵。
“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趙佗再次嘆了一聲,目光看向秦宮的方向。
武城侯王翦的離世,或許會略微遲滯始皇帝的東巡封禪的計劃,但皇帝的腳步並不會為此停下。
……
王翦薨於頻陽,始皇帝暫時停止了東巡計劃,並親赴頻陽,參與王翦的葬禮。
這樣的做法,足以顯示皇帝對王翦之死的重視,而他似乎也是在撇清自己的嫌疑。
一月之間,大秦的兩位侯爵,一個暴病,一個過世,讓人心中震動,很難不聯想到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