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後,諸卿散去,各去處理自己的政務。
蒙裕等人也陪著齊使田衝出宮。
趙佗卻沒有立刻離開,他上書求見大王后,便侍立在宮中等候。
不一會兒,便有宮中內侍前來。
“大王召見,還請少上造隨小人前去拜見大王。”
“多謝。”
趙佗笑著答謝,他注意到此人臉上沒有鬚眉,乃是胯下無物的宦者。
這宦者受寵若驚,忙道不敢,但臉上的笑容卻是掩飾不住,走在前方,指引趙佗往後方偏殿行去。
“這年頭宦者的地位雖然不及後世朝代那麼離譜,但身為宮中近侍,還是不可輕易得罪。交好這些人物,給予些許善意,日後或許有意想不到的用處。”
趙佗心中暗道,這可是他閱覽數千年曆史後所得的經驗。這些閹人不可輕易交惡,他們不一定能助你成事,但若是心存惡意,就極有可能壞你大事。
據趙佗在宮中任中郎時的觀察,秦國的中央宿衛體系總共由四個部分構成。
最內層的就是這些無須眉、經過閹割的宦者。由少府屬下,秩祿六百石的宦者令統領。這些宦人隨侍在君王之側,出入後宮並無顧忌,執掌殿內的護衛。
昔日呂不韋進獻嫪毐入宮,便是要充作這類宦者,只是嫪毐只拔了鬚眉,下面卻沒有處理,最終弄出一場淫亂宮闈的戲碼。
宦者之外,是“宦皇帝者”。也就是由郎中令統率的“郎”部隊,什麼郎中、中郎之屬皆是此類,主要負責殿外宿衛。
再往外,就是衛尉所統率的衛士部隊,和中尉統領的負責內史安全的中尉軍。
四重護衛,足以保障君王的安全。
就在趙佗思索間,他們已走到一處偏殿外。
在外稟報,得到允許之後。
趙佗脫去鞋履,只著白色足襪走入殿中。
“臣趙佗,拜見大王。”
趙佗上前行禮,注意到趙高也侍立在側,見自己進來,他還微笑示意。
秦王政則坐在榻上批閱簡牘,聽到趙佗聲音,他才抬起頭,道:“坐下吧,你求見寡人,說有策略進獻,是和這些諸侯之人相關?”
趙佗坐到一旁,開口道:“稟大王,臣所獻策略,正與今日韓成之事有關。昔日臣自越地而回,一路經楚、魏、韓等地入關。所見這些諸侯故地的情況,皆與關中秦地大不相同。”
“吾關中秦地,經過上百年的秦法普及,百姓淳樸、官吏肅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聽決百事不留。故而秦法能通行於鄉里,大王命令下達,則能貫通里閭,萬民聽命,無奸罪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