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秦將蒙恬簡介> 第二百九十四章:堅壁自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四章:堅壁自守 (1 / 3)

秦國六十萬大軍南下伐楚,當今共分三個部分。

由南往北看,「南軍」是副將楊端和率領的十五萬秦軍,駐紮在上蔡、汝水一線,與楚國右司馬葉勝對峙。

北則以陽夏為據點,王翦以裨將軍馮無擇行事老練,讓其率秦軍三萬鎮守於陽夏軍營,作為「北軍」,護衛秦軍的側翼,與東邊屬於楚國的柘縣、苦縣駐軍對峙。

王翦則親自率領包括趙佗部在內的「中軍」四十餘萬人南下,屯駐在固陵、鴻溝兩側,南眺楚國陳郢。

秦軍人數雖眾,卻沒有主動發動進攻,在紮下營寨後,就開始命令各自軍營的民夫苦力在營前構築壁壘牆垣,做出一副防守姿態。

經過近一個月的搶修搶築,秦軍綿延上百里的防線上已構築出了一道簡易的壁壘牆垣,而且還在不斷進行加固。

秦國中軍處,靠近鴻溝碼頭的一處兩萬兵卒營寨。

負責此地防務的裨將軍趙佗,正帶著手下將吏,巡視軍營以南數百米的壁壘修築工作。

秦軍所修的牆垣壁壘,用的是傳統的版築法。

所謂版築,就是在築牆時用兩塊木板相夾,板外用木柱支撐住,兩板之間填塞泥土,等到泥土塞滿木板之間,就讓民夫們掄起夯杵將土搗緊夯實,等到夯實修好了,再拆去兩側的木板和木柱,中間的夯土就成了一堵牆。

牆垣上還修築有高大的角樓,起到防禦和瞭望作用。

在牆垣後方,與軍營中間的空地上,還修建了許多高聳的木製望樓,上面有負責警戒的哨兵日夜巡視,監控牆垣外的廣闊土地,一旦發現有楚軍來襲,立刻發出警示訊號。

趙佗注意到,這時代的戰場指揮發令,主要用的是鼓和金鉦,並沒有後世常用的號角。

號角聲音高亢凌厲,製作簡單,還攜帶方便,這時代一些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也有使用。

只是諸夏中還無人用在軍隊裡,想來在軍中大規模普及,應該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有這種好東西,趙佗自然不會放過,他讓人將獸角掏空,製成專門的號角,讓望樓上的哨兵攜帶,看到牆垣外有大量楚軍出現,便吹響號角示警。

為此趙佗還專門進行了幾次戰事模擬,訓練手下士卒在遇到楚軍進攻時,如何佈陣應對和進行反擊。

「這牆不太行啊,真讓楚人抬著木樁來撞,恐怕要不了幾下就會開裂。」

眾人沿著牆垣視察,黑臀伸手敲了敲剛築好不久的牆垣,嘴裡都囔著。

他之前服過更役,參與過當地的工程,對牆垣的修築略知一二。

秦法規定,服役的更卒修築的牆垣有很長一段時間的保修期,若是在時間內損壞,那就要將相關責任人和修建者抓回來重修。所以每個服役的更卒都必須要清楚自己修的牆到底行不行,會不會留下工程隱患。

趙佗招來負責牆垣修築的軍司空。

那軍司空一來,就滿臉幽怨道:「稟將軍,此道壁壘不如關中牆垣,一來是時間不夠,短時間內無法夯實。二來則是這淮北的土質不行,遠遠比不上咱關中的黃土啊。」

趙佗點點頭,這是客觀條件的影響,所以他沒有為難軍司空。

反倒想起一物或許能增強牆垣的防禦力。

用石灰,加上河沙、黃土等東西混合夯築,便可成為「三合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