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嘉靖:從長生開始筆趣閣> 第三百二十八章 萬族之劫,遷永陵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八章 萬族之劫,遷永陵令! (4 / 4)

漢武帝的這種做法很聰明,對遷徙茂陵的豪門鉅富頗有獎勵,即朝廷支付給每戶遷徙者二十萬錢的高額“拆遷補償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人、地,都是王的,沒有強搶,還給錢,要是再不聽命,就屬於給臉不要臉了。

漢武帝的劍鋒利,我嘉靖的劍也未嘗不利!

“著旨。”

朱厚熜的聲音從精舍傳出,迴盪在大殿中,黃錦聞聲而跪。

“自今日始,凡國朝家中,有三萬兩紋銀及以上鉅富豪門,一律遷徙到永陵,朝補紋銀兩千兩,若有隱匿之家,萬民皆可檢舉,查證無誤,抄沒之財,均半於舉者。”

茂陵,是漢武帝的陵寢所在。

永陵,是朱厚熜登基後就開始修建的萬年吉壤。

都在京城附近,方便朝廷、錦衣衛監視控制,關鍵的是,脫離了其固有的宗族家鄉,故而再也不能在地方發展壯大它的勢力。

和漢武帝一樣,這項國策,是長期執行的,只要地方有新的地方豪強、特殊利益集團出現,就再遷移到新的天子陵墓居住,脫離可以它發展壯大的故鄉土壤。

如此一來,上至王公大族,下至奸商地主,統統不能再繼續發展壯大,重新地位下降。

而漢朝沒有將這項國策貫徹始終的原因,就是在漢宣帝、漢元帝時期,漢廷已再無力牢牢束縛地方豪強的兼併土地、勢力擴張。

即便漢元帝一度想恢復漢武帝時的“遷徙豪強至陵寢”的制度,卻執行五年毫無成效,遭到抵制。

最終在漢元帝永光四年十月,在士大夫的強烈抵制下,詔令從此不再遷徙豪強。

說到底,是漢武帝死了。

但今朝不同漢朝,朱厚熜有信心讓天下豪強永生永世翻不過身。

皇族之下,當世第一的家族是南充陳家,以陳家的表現不像是糊塗之家,“徙陵”後,陳家就在門戶豪強頭上鎮著。

而錦衣衛,就滲透在永陵的方方面面,確保不會有亂子產生。

“奴婢遵旨!”

黃錦領旨,從地上爬起,在御案請過硃筆、宣紙,依萬歲爺口諭分毫不差書寫,在寫下“欽此”二字後,便放下硃筆,吹了吹紙上的墨,肅穆請過傳國玉璽,加蓋在旨上。

遷永陵令旨,成。

不經內閣商議,此為中旨,內閣、六科有駁旨之權,但這天下,已有很多年沒有內閣、六科敢駁聖旨了。

茲事體大,黃錦親去內閣傳旨,臨行前,通知了錦衣衛,將大殿裡的檀木箱都搬回北鎮撫司,小心放好,接下來這些圖冊記錄的家族,一個都不能少,都要遷徙到永陵,顯然,這全是錦衣衛的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