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嘉靖:從長生開始筆趣閣>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助大明,降敵之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助大明,降敵之術! (4 / 4)

一百多萬愛爾蘭人死於饑荒的慘劇,為整個愛爾蘭島人所銘記,這就是凱撒能在錦衣衛的配合下,輕易在愛爾蘭島拉起十萬及以上軍隊的真正原因。

打上大不列顛島,只是為了復仇二十年前的番薯大饑荒。

兩島的仇恨是不可調和的,英吉利王軍中這部分將領堅決反對向愛爾蘭軍投降,主張繼續抵抗,等待王室誕生新國王或女王的訊息傳來,再向愛爾蘭軍反攻。

但在英吉利王軍中,以上兩種人卻都是少數,王室、貴族、議員們的群體死亡,讓大多數愛爾蘭軍將領意識到,頭頂的“雲”都消失了。

所有的將領都無法預知英吉利的結局,但作為一軍將領,自己的軍隊,才是進、退的底氣。

就在主降派、主戰派激烈爭吵時,許多英吉利王軍將領率領軍隊撤離了前線戰場,躲得遠遠的。

英吉利王軍在面對愛爾蘭軍時本就節節敗退,如今大半軍隊撤離,在正面戰場上,絕對的失敗已然無法挽回。

主戰派將領或是自願,或是被迫,與主降派將領一道,向愛爾蘭軍,向其軍主凱撒(陳為明)投降。

凱撒在接受英吉利軍投降後,沒有片刻停留,反而加快的軍隊推進,“向著倫敦前進”。

陸炳、陳平已經預見到了英吉利王國的結局,在這座以歐羅巴大陸的棋盤上,他們怎麼也沒有想過,英吉利王國會成為大明朝首個實際佔領(控制)的王國。

這對大明朝的全球戰略來說,可以說是個巨大的好訊息。

英吉利王國是個島國,四周被大海環繞,這為它提供了抵禦外敵入侵的天然屏障。

而其合適的地理條件,使得英吉利非常多沿海地區都能建造大中型港口,不論是海上貿易,還是運兵,都很合適。

且,英吉利王國正位於歐羅巴大陸和美洲之間,這樣的地理位置,毫無疑問,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天助大明啊!

而這一切,都源於蓋茨比、小福克斯等人的“火藥陰謀”。

為了感謝蓋茨比、小福克斯,錦衣衛將反叛者聯盟這一十二人的具體資訊和位置,已提前告知了凱撒,只等凱撒攻入倫敦,徹底推翻英吉利都鐸王朝,完成諾曼底王朝的復辟後,再揭示蓋茨比、小福克斯等人的罪行,再將之處於極刑,以邀買所有心向伊麗莎白一世和死者家屬的心。

對敵人施恩。

這恐怕是尋常國家所不能理解的,而這,卻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的“降敵之術”。

承認敵人的強大,不是在否定自己,而是在襯托自己的強大!

在混亂的倫敦街頭,陸炳、陳平慢慢走著,所有想衝到兩人身前的人都會被解決,陳平說道:“在數月前,聖上派出了十支寶船艦隊前去南亞次大陸,現在,適合分出兩支寶船艦隊前來西洋了。”

凱撒的表現很出色,但註定只是大明朝控制英吉利的過渡,腳下這座王國的王權,只能掌握在大明親軍的手中。

至於之後誰是英吉利總督,也將由聖上、內閣抉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