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嘉靖:從長生開始筆趣閣>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助大明,降敵之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助大明,降敵之術! (3 / 4)

而就在他們的身後,陸炳、陳平就站在那裡,望著狂歡的蓋茨比、小福克斯,望著混亂的倫敦街頭,望向了遠方。

那裡,有著幾十萬愛爾蘭軍。

失去女王,上、下議院的貴族、議員,群龍無首的英吉利王軍,還能抵抗多少時間?

為了信仰,親手摧毀了母國,蓋茨比、小福克斯的行為,陸炳、陳平不予置評。

……

女王的伊麗莎白一世死了。

大多數上議院貴族,下議院議員也死了,英吉利的政事立刻陷入了癱瘓。

王室中人為了王權開始了大亂鬥。

而在戰場的英吉利王軍,陷入了內亂,一部分將領主張投降,愛爾蘭軍的軍主凱撒(陳為明),至少符合成為國王的條件,能幫助英吉利迅速穩定下來。

一部分將領主張繼續抵抗,先不說那凱撒(陳為明)的問題,就大不列顛島民統治愛爾蘭島時的各種大缺大德手段,現在,讓愛爾蘭島民反過來統治大不列顛島,即便不添油加醋,就以同樣的大缺大德手段,大不列顛島就受不了。

土地、財產、經濟等各方面的剝削,信仰上的歧視,以及最狠辣的二十年前的那場愛爾蘭大饑荒。

又叫番薯大饑荒。

土豆、番薯的大量種植,使得世界無數人民為之獲利,但由於兩者的不同習性,就註定歐羅巴大陸這地方,更適合種植土豆,而不適合種植番薯。

但相較於香甜的番薯,本身沒有什麼味道的土豆並不討人喜歡,尤其是在英吉利這這個美食荒漠,土豆就更加不討人喜歡了。

在二十年前,英吉利王室為了增加番薯的產量,豐富國民的食用種類,決心在國內積極推廣種植番薯。

當然,英吉利王室還沒有愚蠢到將番薯種滿全國,先在南部找了塊試驗田,而那年,又是幾十年未遇的溫暖之年,陰差陽錯之下,習性喜溫的番薯雖然沒有大豐收,但一畝也有一兩千斤的產量,較之其他作物,收成必然要高出不少。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英吉利王室依然沒有盲目將番薯種滿全國,這少不了英吉利國中一些其他作物種植貴族的抗議。

既然本島種不了,英吉利王室索性下達了王令,到北邊的愛爾蘭島去種,下達了嚴苛王令,剷除了愛爾蘭島上所有作物,全部改種番薯。

喜溫作物,到常年冷寒的地方去種植,再加上小冰河時期還在持續中,那年愛爾蘭島上的番薯幾近絕收。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一些極致耐活的番薯總算長了出來,可就在收成前,又遭了晚疫病,腐爛繼而失收。

大饑荒出現了。

大不列顛為此從歐羅巴大陸其他諸國、甚至是美洲種植園進口大量糧產,但飢窮交迫的愛爾蘭人哪裡買得起這些糧食,而英吉利王室拒絕為錯誤買單,連基本協助都提供的非常少,死人開始了。

在那五年時間裡,愛爾蘭人銳減了近四分之一,這個數目除了餓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約一百萬因饑荒而移居海外的愛爾蘭人。

天災人禍、王室壓迫,使得愛爾蘭人不斷揭竿而起,但在英吉利王軍鎮壓下,一次又一次失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