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苦寒單調的京城相比,這裡簡直就是仙境,若有機會,當遷都回金陵……”
說到這裡。
陸炳複述江口碼頭景王的話慢慢停了下來。
景王在金陵城,長篇大論誇讚了金陵之盛,將京城貶低到塵埃裡。
僅是到這裡,想必沒有人會多想,可景王爺末尾的兩句話,就留給魏國公和南京城大員們無限遐想了。
什麼叫有機會遷都回金陵?
除了登基為帝以外,沒有人能決定大明朝京城在哪。
景王這句話的詳解,當是他日登基為帝,定遷都回金陵。
這句話,如果是景王離京就藩時,說也就說了,偏偏是裕王在京表現不佳,景王奉旨回京途中所說。
那時,張居正內閣要給皇上在全國選妃,新立皇后的奏疏可還沒上呢,恐怕在魏國公,諸多南京大員心中,景王爺,大概就是大明朝下一位皇帝了。
當很有可能成為皇帝的人,說出遷都的話,金陵城軍民或許會很高興,一字“京”,一字“爺”,就連金陵城門前的狗都要高高豎起尾巴。
但世居金陵城的魏國公等勳貴,南京城大員,就沒有那麼高興了。
當年永樂皇帝遷都順天,在南京留下了一套完整朝廷架子。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等官署一應俱全,拋開內閣,體制與京城無異。
何況天下賦稅,泰半出自江南,地方上有諸多士紳大族盤根錯節,局面極其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遷都,諸多醜惡可就遮不住了。
怕是景王都沒有想過,自己奉旨回京時,一句得意輕狂的話,會在金陵城中掀起怎樣的軒然大波。
無須再查,朱厚熜已經知道了,景王寶船爆炸,白蓮教背後,幕後兇手便是魏國公及金陵眾勳、南京多員高官。
為了一句話,便要刺王殺駕,不愧是金陵皇帝啊!
朱厚熜眼中泛起殺意,冰冷地氣勢還沒有升到頂點,就又想到早前浙江所上的一道奏疏。
海瑞調查浙江糧倉無糧的事!
魏國公連景王都策劃刺殺,又何懼個手持天子劍的知縣?
“陸炳,八百里加急,保護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