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載出使的表面任務是調停,雖說大家心知肚明,調停基本是毫無作用的,但至少表面功夫還是要做出來,為以後的武力干預埋下伏筆。
不過吐蕃使節論仲琮開口就指責大唐插手兩國戰爭,讓李欽載感到有點不爽了。
還問理由?
啥理由都不必找,大唐想幹預就干預了,咋?
吐蕃雖然不是大唐的藩屬國,可大唐和吐蕃也不是沒打過。
早在貞觀年間,吐蕃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之前,大唐和吐蕃就在松州交過手,吐蕃兵敗。
那次戰爭的理由有點搞笑,原因是松贊干布向李世民求娶大唐公主,李世民拒絕了,松贊干布氣壞了,於是一咬牙一跺腳,我揍吐谷渾!
一臉懵逼的吐谷渾可汗禍從天降,莫名其妙被吐蕃揍了個結實,可汗嚇得連夜遁逃,跑到青海湖邊度假去了。
松贊干布於是遣使又向李世民求和親,李世民哭笑不得,還是拒絕,於是松贊干布再揍吐谷渾。
或許揍過幾次後,松贊干布也醒過味來了,不對呀,大唐拒絕和親,我揍吐谷渾有啥用?
最後松贊干布總算找著了正主兒,決定入寇大唐松州。
於是大唐和吐蕃在松州城狠狠交了一次手,吐蕃大敗,退回國境內。
也不知松贊干布這人是不是公主控,大唐王師勝利還朝後,吐蕃使者又腆著臉來長安了,沒錯,還是求和親,這次是以失敗者的弱勢身份求親。
反正不管戰爭勝負,他就是鐵了心要娶一個大唐公主,誰勸都不好使。
大唐在戰場上贏了松贊干布,李世民面子裡子都有了,所以這次痛快地答應了,著文成公主和親吐蕃松贊干布。
大唐,吐蕃,吐谷渾,三國之間這些年的恩怨情仇,簡直像極了一部狗血的三角虐戀,其中吐谷渾扮演的悲情角色更是我見猶憐。
這次三國使節聚於一堂,論仲琮和弘化公主對視的眼神都恨不得將對方生吞活剝,唯有李欽載氣定神閒。
“我奉大唐天子之命,來此調停吐蕃與吐谷渾兩國戰爭,吐蕃興不義之兵,驟而吊伐吐谷渾,大唐不能坐視。”
“閣下既然代表吐蕃大相而來,還請將大唐天子的意思轉告大相,趕緊收兵,將所佔國土交還吐谷渾。”李欽載正色道。
論仲琮搖頭道:“恕我不能答應,吐谷渾蛇鼠兩端,對吐蕃常有寇邊劫掠之舉,不僅如此,還屠戮吐蕃牧民,搶掠婦孺,我吐蕃贊普和大相忍之再忍,實在忍不住了,才對吐谷渾發起此戰。”
“貴使若要論道理,敢問這個道理如何說?我吐蕃才是這場戰爭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