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公主氣得猛地一拍桌子:“胡說八道!吐谷渾何曾搶掠屠戮過吐蕃?明明是爾等不義,竟找出如此可笑的藉口。”
論仲琮闔目淡淡地道:“是非自有公論,要吐蕃退兵,萬萬不可能。”
李欽載盯著他的臉,道:“吐谷渾與大唐唇齒相依,大唐不會坐視吐蕃吞併吐谷渾。”
論仲琮睜開眼,道:“大唐天子是否要與吐蕃開戰?呵呵,據我所知,今年大唐北方乾旱,舉國糧草賑濟北方,若欲開戰,怕是難以支應?”
李欽載眼睛眯了起來:“論仲琮是吧?你現在這副有恃無恐的囂張樣子很討厭。”
論仲琮卻笑了:“你我各為其主,貴使討厭我,說明我為吐蕃謀事很稱職,倒是光榮得很。”
“吐蕃打算將吐谷渾完全吞併下來?”李欽載突然問道。
論仲琮猶豫了一下,道:“兩國既有不共戴天之宿仇,若能吞併,當然要吞併。”
“不怕大唐出兵?”
“大唐今年怕是出不了兵了,若等到明年,吐蕃已佔領消化了吐谷渾,兵力也從容佈置妥當,若大唐天子真欲啟戰,吐蕃不懼也。”
李欽載突然道:“前些日積石山一戰,我大唐一千餘王師就能撼動吐蕃的中軍,你怎麼說?”
論仲琮一驚,接著臉色立馬變得難看起來。
兩國自積石山一戰後,至今不敢再交手,就是因為那一千餘唐軍,準確的說,因為那一千餘唐軍手裡奇怪的兵器。
這也是祿東贊願意派使團來涼州談判的原因之一。
說到底,戰場的實力決定一切,唐軍在這場戰爭中登場亮相,向兩國展示了強悍的武力後,兩國才會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聊。
而大唐,也有了干預調停兩國戰爭的資格。
“貴使,這是吐蕃與吐谷渾的戰爭,請大唐不要胡亂插手,吐谷渾縱是大唐的藩屬,但吐蕃這些年對大唐也甚是恭敬。”
“贊普和大相每年都遣使赴長安朝賀,吐蕃對大唐可毫無不敬之處。還請貴使公平對待兩國。”論仲琮臉色難看地道。
李欽載淡淡地道:“想要公平,就安靜點聽我說。”
“你們一定很奇怪,積石山一戰中,我大唐將士手中的兵器是什麼,不妨告訴你們,這種兵器已在長安的軍器監量產,隨時能戰。”
“我大唐一千餘人就能打得吐蕃中軍大亂,若有五千杆或是一萬杆這樣的兵器,你們吐蕃還不得起飛嘍?今年大唐再缺糧,也不至於連一支萬人兵馬都湊不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