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69.設提刑院 (3 / 3)

這不是代表著他們有朝綱獨斷的野心麼?

王文富卻又道:“可文大人已在朝中擔任軍機令,老臣和他……”

趙洞庭呵呵笑出聲來,“王大人多慮了,朕豈能不相信軍機令和你的為人?”

原來王文富是擔心他和文天祥風頭太盛了。或許,這才是他真正擔心的。

文起和王怡源成親後,他和文天祥已經是親家,算是一家人。文天祥已是軍機令,他再為提刑令的話,那便是大宋的四個最高機構有兩個落到他們手中,誰知道這以後會不會引起皇上猜忌?

王文富身居高位,也是明白得很,皇上絕對不樂意看到有任何人和家族掌握太大權勢。

即便現在聽到趙洞庭這麼說,他心中還是擔憂。因為,世事難料。

而趙洞庭見他不說話,已是道:“好了,這件事便這麼定了,王大人改任提刑令。等朝中各級文臣都做出決斷以後,朕再同時進行頒佈。至於監察院和提刑院各兩位副令的任命,今夜夜色已深,便不再做討論,諸位大人回去好生思量,有合適人選再告知朕。”

“是。”

陸秀夫等人都是拱手,然後告退離去。

趙洞庭坐在院子裡,卻是出了神。

其實他也知道現在朝中的權利還是太過集中了,但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立國之初,會出現頂尖豪門望族,這是難以避免的過程,也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只得等到國家大勢已定之後,不斷從民間吸引賢才,或許這種局面才能改變,他嘴裡喃喃,“希望你們都能夠堅守住本心吧……”

又過數日。

黃六甲等武鼎堂供奉回來,卻並未能找到樂舞。

趙洞庭憂心忡忡,卻也束手無策。

監察、提刑兩員的副令人選,也從陸秀夫等人手中呈到趙洞庭書案上。

陸秀夫、張世傑、陳文龍人對此顯然已經經過商議。

監察院副監察令之職,提舉了原兵部尚書孫石川,以及原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謝枋得。

而提刑院兩位副提刑令,則是提舉了原提刑司主管御史中丞郝文秀,以及監察御史西知禮。

這四人,都是原本大宋朝中僅次於陸秀夫等人的大臣。

趙洞庭經過深思熟慮後,心中認可陸秀夫等人的舉薦。如副監察令、副提刑令這等要職,根本不可能隨便從民間選拔賢才擔任,只可能從朝中擢升。官道,是忌諱一步登天的,因為能力絕對跟不上。

.。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