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對內氣的掌控程度,堪稱是登峰造極了。縱真武境強者,也未必就要勝過他。
這,便是金丹道。
以竅穴為丹。
以己身為丹。
以天地為丹。
白玉蟾已到第二個境界。
這在道門歷代高手中,都是鳳毛麟角。
而第三境界,大概只是存在於理論之中。到現在,都從未有哪本古籍上言及過有踏入以天地為丹之境界的人。
白玉蟾這等年紀能到第二境界,絕對已是驚世駭俗。
他在金丹道上的天賦,不在趙洞庭、吳阿淼兩人在劍意之道的天賦之下。
拂落葉,是道。
殺人,也是道。
僅他一人,卻是硬生生擋住了一個豁口。
衝殺進來的元軍接連死在他的手中。
雪白道袍卻是不曾沾有半點血跡。
在他後面,有百姓看著。愣在原地,有如看到神明。
另一缺口。
湧泉寺羅漢堂主持化作怒目金剛。
他手持禪杖,也是以一人之力擋住一個豁口之敵。
到處都在廝殺。
只如羅漢堂主持、白玉蟾這種高手到底是少數。
廝殺顯得空前的慘烈。
終是有越來越多的元軍湧入到城裡來。
他們有的和城下軍民廝殺,有的,向著城頭上跑去。
光是外城之戰便打得這麼慘烈的,很是罕見了。
若往年,大宋將領怕是早就棄守了外城。因為怎麼看,幾千人守外城都是不自量力。
不知到何時,長樂郡東、西兩側城牆也終是炮響。
元軍攻城了。
空中的熱氣球往下拋擲了轟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