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守城頭的天罡、天立軍士卒們都是凝神向著城外看去。
而文起的常德守備軍,則在城內,算是作為預備役。
“備戰!”
“備戰!”
城頭上響起大宋將領們的喊叫聲。
但是,元軍在城外卻又很快徐徐退去。那漫山遍野的人漸漸消失在城外。
他們在離著長林縣約莫兩裡處紮營。
顯然,元軍雖來勢洶洶,但並沒有急功近利的想要迫切拿下長林縣。
看這架勢,他們怕是要穩打穩紮。畢竟,打仗其實本來就是耗日長久的事情。除非是像越李軍那樣,只如同強盜般想打打秋風。
忽必烈要的,是整個大宋國。
而此時,在鄂州、隆興府、建寧府等地,情形也和這長林差不多。
淮南西路的元軍直撲到鄂州城外,同樣擁兵十餘萬。
江南東路的元軍則是繞過潘陽湖,從餘干縣直奔隆興府。
兩浙東路的元軍也是進軍到福建路地境內。
文天祥、金灝等人和蘇泉蕩的選擇相同,俱是率軍抵擋,大有不讓元朝拿下任何城池的決心。
而這些元軍,竟也是全部沒有急於發起攻擊。
很顯然,他們的戰略就是穩打穩紮。
以他們的兵力,看似完全可以困死這北疆沿線的十多萬宋軍。
蘇泉蕩、文天祥等人各自將這種情形飛鴿傳書往長沙城內。
面對著這麼多的元軍,該如何打,他們當然要詢問趙洞庭的意思。畢竟趙洞庭眼下在掌控全域性。
現在的大宋家大業大,和以前不同了。打仗也不能再像以前那般隨意,想殺到哪裡就殺到哪裡。
此時國家腹背受敵,是主動求決戰,還是被動防守,穩打穩紮,這都不是蘇泉蕩和文天祥兩人可以拿主意的。
因為他們並不清楚現在國內整個形式如何,他們能做的,只能是根據趙洞庭的戰略方針行事。
接連有信鴿落到長沙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