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帥大義。”
長林縣令自是不會放過這麼好拍馬屁的機會,各種恭維話頓時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
這簡直就是這個年代官員的必備技能。
蘇泉蕩居於高位,自是已經習慣,只是稍作寒暄,便率著將士上到城頭。
投石車、擲彈筒等被搬上城頭。
糧草則是被運送到城內軍營。
原本顯得有些冷清的長林縣霎時間熱鬧紛紛起來。到處都是禁軍軍卒們在穿梭。
城內不到兩千的守軍看到禁軍這種裝備,完全傻了眼。
他們本以為他們的武器、甲冑配比已然算是很不錯了,直到現在和禁軍比較,他們才油然有種自己是乞丐的感覺。
在他們軍中只有將領才有的制式鋼甲,禁軍中竟是人人都有,而且,這還只是輕騎兵和步卒,禁軍中重騎兵的甲冑更是讓得守軍將領都眼中冒光。
那樣的全副武裝,在沙場上簡直就是人形兇獸。
光是從這整齊的甲冑上,守軍們似乎就隱約可以想象到禁軍的戰鬥力。
只不多時,便有許多百姓湧了出來。
他們幫著軍卒們搬運箭矢、搭建掩體等等,雖然這其中有長林縣令呼籲的因素,但其中更多人是出於自發。
這裡不是夔州路,被大宋收復已久。雖是靠近元朝邊界,但趙洞庭的諸多新政在這裡都收效顯著。
是以,這裡的百姓們便不似夔州路的百姓們那麼盲目。對大宋朝廷,他們有著頗大的向心力。
春雨綿綿。
整座城池漸漸被籠罩在煙雨中。
城頭上卻是如火如荼的景象。
百姓和士卒來回奔走。
等到各種器械都被搬上城頭,外城各處也建好掩體,蘇泉蕩才讓將士們休息。這日,軍中伙食異常豐盛。
而在傍晚時分,城內正是飄香四溢,炊煙裊裊的時候,元軍也終是趕到城外。
他們的兵卒看上去漫山遍野,壓根看不到盡頭。那黑壓壓的大片,和這陰沉的天地相融。
城頭上號角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