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羽扇綸巾,但形象卻不樂觀,臉上還被刻意點綴上兩顆大黑痣,顯得十分猥瑣。
趙洞庭忍不住笑。
想來秦寒要是看到自己在民間被醜化成這樣,以他高傲性子,怕得會被氣得吐血吧?
戲曲,再現當初嶽鵬擋白馬之景。用浮誇手法,更是將嶽鵬襯托得如同天人,威勢還要遠遠蓋過旁邊扮演君天放那人。
“賞!”
趙洞庭看完,待得臺上眾戲子行禮時,大手一揮。
他是真開心。
雖然紅袖班編出這樣的戲曲,定然有可以逢迎的因素在裡頭,但也能說明,此時民心對大宋禁軍是崇拜的。
這無疑是好現象。
想來以後,這大宋境內投軍入伍者將會源源不絕。不再是以前那種千家萬戶盡挑燈,只讀詩書不練槍的文弱景象。
民間也就要少許多娘娘氣。
想想以前豪門大閥中孌童盛行,趙洞庭就覺得作嘔。
這曲完畢。
戲子們再登臺時,演的又是向東陽的故事。這數年,向東陽著力推行分田、布恩兩制,在民間的聲望,無人能出其右。
有太多百姓都將他奉做衣食父母。
這曲戲,演的是個貧困小家庭在瀕臨絕境之時,恰逢向東陽到民間巡檢分田制度施行情況,得到向東陽幫助,逐漸走出困境的事情。遠不如天將鎮城頭那場戲來得聲勢浩蕩,但是卻如潤物細無聲,更浸人心脾。
趙洞庭一賞再賞。
這戲完畢,晚宴便也差不多接近尾聲。
沒什麼太多家常話可嘮,畢竟是帝王之家,穎兒父母、張珏他們尋常時候也很少能和楊淑妃見面。
但氣氛卻很是溫馨。
這點,從楊淑妃臉上從未消失過的笑容便看得出來。
她是將趙昺真正當做親生兒子看待的。畢竟俞修容死後,趙昺就是由她帶大。
席間,她頗有感慨地說:“要是昺兒你和昰兒能天天陪在為娘身邊,為娘便真正是這天下最幸福的人了。”
這話,卻是讓得城府金極深的趙昺都微微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