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74.疑竇消起 (2 / 4)

欒詩雙輕輕點頭,這才坐下。

楊淑妃對知書達理的她顯然頗為中意,笑吟吟道:“昺兒,詩雙是個好女子,你以後可要好好待她。”

趙昺恭敬看向楊淑妃,“孩兒謹記。”

眾人舉杯。

而臺上,戲也已經開始。

這個年代,戲曲才剛剛從民間傳入宮廷、豪門。沒有太大排面,但勝在真實。

雖然這類藝術形式總是難免誇張,但這些戲班子,也只是純粹在故事中將其進行昇華。

穿著甲冑的“士卒”不過十餘人,各自舉著旗幟,整齊站在臺上。

趙洞庭這時才仔細看,現這些旗幟上盡是繡著動物,而這些士卒手臂上,也都綁著白綢。

他笑著偏頭問劉公公,“公公,這莫非是嶽將軍重慶城外擋白馬?”

劉公公揖禮道:“皇上慧眼獨具。現在嶽將軍可是名揚天下了,他擋白馬軍之事,現在在民間廣為傳唱呢!”

趙洞庭輕輕點頭,將目光又看向臺上。

現在民間尚且不知蜀中白馬已經暗中造反,編出這樣戲曲,大概是單純因為佩服嶽鵬的膽色吧?

他還是有些自豪的。

當初在那樣不成氣候的侍衛親軍中挑選出嶽鵬這樣的人才,說句有王婆賣瓜之嫌的話,自己還真是慧眼獨具。

自從在廣南西路廣招民間義軍、廂軍以後,軍中勇將不少,如在梧州之戰陣亡的吳大牛、何洞阿、戚天狼、燕明領、劉勇,以及後來決戰陣亡的葛修鴻、葛立春兄弟以及盧煜等人,那個個都是渾身膽色之輩,其中不乏年輕精銳。但是,光以膽氣而論,能和逢戰必身先士卒的嶽鵬相比的,還真不多。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說岳鵬現在是大宋飛將,這或許都不為過。

金鐵樂聲漸漸激盪。

楊淑妃等人當初未親臨重慶城頭,現在,俱是緊緊盯著臺上。

臺後右側又出來數人。

有銀甲銀槍將,有青衣劍仙,還有數名親衛。

而左側,也出來一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