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默默跟在他後面的灰袍破軍副宮主悄無聲息拔劍,一劍流光,幾位貴妃喉嚨出現血絲,神色頓然遏止,然後頹然倒地。
段麒麟沒回頭,卻好似知道後頭發生了什麼事,只是對著外頭院中跪倒的太監們道:“幾位貴妃追隨先皇而去,和先皇同葬皇陵。”
然後便徑自走到院中樹下負手站定,不再說話。
連玉玲瓏那般絕色他尚且都可以拱手讓給趙?m,這些貴妃又算得什麼?
當然,段麒麟殺她們,主要原因自然不是因為他看不上她們。
這些貴妃們或許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婦人,又無子嗣,無望皇權。但是,她們後頭的那些家族未必會真正老實。
段麒麟這是殺她們以鎮她們後頭的那些外戚家族。
他這是在宣揚他的底氣。
你們若是敢有什麼異心,便來試試便是。我段麒麟可以殺你們族中貴妃,同樣,也可以將你們整族覆滅。
這日裡,大理國都看似是風平浪靜,但暗地裡怕卻是不知如何的雲潮湧動。
那些外戚大人物們各自在心中怕是恨不得將段麒麟直接撕碎才好。
但終究,還是沒人敢去觸段麒麟的眉頭。
國都之內、皇宮之內那些禁軍可不是擺設。誰敢異動,這些禁軍必然立刻就能跑到他們府中去大開殺戒。
段興智駕崩的訊息傳揚開去,讓得原本就愁雲慘淡的大理國都頓時間更是又瀰漫上悲慼味道。
段興智執政這些年,雖沒能開疆擴土,但也無大過。國內百姓還是過得頗為安穩的,對他的駕崩,也是真正悲傷。
才等駕崩之事傳揚開去不久,其後民坊間就有流言四起。先皇原來有子嗣,現在已從外地趕回,到得宮中,準備登基大寶。
這些流言,自然是段麒麟讓人刻意傳播出去的。
朝中的人知道他的存在,但民間卻未必知道。他只有如此,到時候登基才不會顯得突兀。
這大概也是他為何沒有立刻就要登基的原因。
如果民間都知道他的存在,他完全可以在段興智駕崩的那刻就召集眾臣,商議登基之事。
也不能說是商議,大概沒人敢會有什麼異議。這點自信,段麒麟還是有的。
再其後不長時間,段麒麟便真正以大理太子的身份出現在文武百官面前。他親自操辦段興智的葬禮。
段興智諡號平宗神聖孝章皇帝。
而在宣讀段興智諡號時,段麒麟也從大內總管公公手中正式接過象徵皇權的傳國玉璽。
前面廣場上,大理滿朝文武盡皆跪倒。
軍權在握,段麒麟登基大寶已成定局。他們這些人,此刻怕只是想著如何繼續維持地位都足以頭疼,奪權,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