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陽幾人進屋寒暄後落座,沈叢文先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感嘆道:“真年輕啊!”
“您老蜚聲文壇的時候年紀也不大。”林朝陽笑著回了一句。
沈叢文又問,“我聽說你在燕大圖書館工作?”
“是。”
“還是岳父幫忙安排的?”
老同志這話問的多少有點露骨,但林朝陽還是點了點頭,“是。”
汪曾琪在旁說道:“我之前跟您說的沒錯吧?他跟您的經歷很像。”
沈叢文聽著露出了笑容,“是有幾分緣分。”
在很多知識分子眼中,兩人都不算是正經讀過書的,都在燕大圖書館充實了學識,都是年輕時便在文壇闖出了名堂。
沈叢文娶了富貴出身的張兆荷,林朝陽也娶了書香門第的陶玉書,沈叢文問林朝陽工作的事,也是源自於此。
他又誇獎道:“說來慚愧,近年來我已經很少了。曾琪說要帶你上門來,我惡補了兩天你的,可惜時間太短,只草草看了個大概,寫的很好。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部《小鞋子》,清新雋永,不落俗套。”
“您過獎了。”林朝陽謙虛道。
汪曾琪說道:“《小鞋子》與老師您的作品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天我看《燕京文學》上的那篇文章。朝陽他對您的作品研究很深刻,可謂融會貫通。”
沈叢文看向他,“都六十多歲的人了,怎麼還學會拍馬屁了呢?人家的寫的好,就一定是學我嗎?”
汪曾琪並非是刻意拍馬屁,只是今天他帶著林朝陽上門拜訪,總想著不要讓話題冷場,才多說了兩句。
林朝陽這時替汪曾琪解圍道:“老汪說的不錯,您的作品確實給了我不少啟發。”
“你近兩年的作品我也看了一點,風格跟我可不一樣。”
林朝陽笑著說道:“那是因為我不光看您的作品啊!”
他的語氣詼諧,沈叢文不由得哈哈笑起來,讚許道:“好好好!博採眾長,融匯百家,天下文章,本來就是一大抄嘛!”
談了一會兒林朝陽的創作,話題又集中到了生活上。
剛剛過去的五月,沈叢文回了趟湘西老家,事情是由沈叢文表侄黃永玉張羅的,5月8日沈叢文夫妻倆在表侄黃永玉夫妻和好友黃苗子夫妻的陪伴下回到了鳳凰。
出走半生,體味了家鄉的人事風物,又去張家界遊玩了一番,直到月末才盡興而返。
短短的回鄉之行,給了沈叢文極大的安慰,說起來臉上總掛著笑容。
中午用過飯後,林朝陽夫妻提出告辭,沈叢文將他們三人送到了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