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仙眺望著遠方的江面,道:
“他敗只是時間問題。”
夜晚,一艘小船避過了連綿成片的警戒,對岸的使者求見李勝仙,他帶來了一封書信,以及一個破大江天險的機會。
李勝仙親自接見的對方,這是布衣軍三把手,鎮守入江口的布衣軍將領。如其他布衣軍的高層一般,起初只是一介船伕,後來跟著聖師造反爬到了高位。
如過往那些開國功臣一般,總是有一批出身寒微之人。
鎮江軍首答應投奔朝廷,條件是要封異姓王,萬戶侯。
“異姓王,萬戶侯都可以給你們,但我怎麼知道你們不是將計就計,引蛇入洞?”
李勝仙並未立馬答應,打量著對方粗獷的面容,道:“聽說聖師賢明,百姓安居樂業。而你應當也受過他的恩惠,何故叛逃?”
十幾年前,此人也不過平頭老百姓,大機率是逃荒的災民之一。
“回丞相,某確實受到聖師的救命之恩,但在聖師身邊太累了,不自在,形同豬狗!”
將領聲音中帶著些許的怨恨。
“軍功既不能世襲,也不能謀私。小的出生入死,為的就是出人頭,如今在那邊與草民平起平坐,情何以堪?”
“如今不只是我,許多人對聖師頗有怨言。只待丞相一聲令下,吾等共誅大賊。”
“大賊?”
李勝仙聽到這一稱呼露出些許譏諷的笑容。
“好一個大賊。”
朝廷的兵馬再一次動了起來,短短一個月時間,二十萬兵馬聚集,如此規模的調兵遣將自然瞞不過布衣軍。
時隔八年,兩軍再次隔江而立,可謂是軍旗林立,戰鼓震天,整個江面兩側擺滿了戰船。
隨後有一日,朝廷的5萬重甲精兵趁著夜色毫無徵兆的渡過江河,隨後騎著戰馬連破三個入江口,成功的控制住了大江天險。
幾乎是一夜之間,天平徹底倒向了朝廷這一邊。
布衣軍陣腳大亂,朝廷軍隊乘勝追擊,繼續攻城略地。城中百姓想抵抗,可抵不住不斷的有將領開門投降。
這一次的南下,朝廷準備的最大武器不是那些身著甲冑的精兵,而是足足五萬兩的黃金。
每到一處城池,投黃金,許官位,封侯立爵。
故上兵伐謀,天下可得矣。
臨近布衣軍起勢的大山,朝廷的腳步停得下來,甚至被往後推了上百里,險些沒被打穿。
戰場上多了一個白髮老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