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大禮議事件的發端。
但嘉靖帝母子不肯退。
於是就引發了左順門事件。
楊慎鼓動百官: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隨後百官在左順門外嚎哭,撼動大門。
嘉靖帝聞訊大怒,令錦衣衛出動,抓捕一百多官員,當即刑訊。
裕王說,“他們說,是父皇太剛愎自用。”
“小子,那是為了權力。”蔣慶之說道:“群臣想借機令陛下低頭,讓出一部分權力。為首的便是楊廷和父子。否則,你以為楊慎吃飽撐的要做這個帶頭大哥?”
裕王抬頭,震驚不已。
左順門事件是宮中的禁忌話題,他只是一知半解。
夏言嘆道:“陛下乃是以藩王身份入主帝位,彼時楊廷和等人覺著陛下是自己等人挑選出來的,便想壓制他。
可他們卻忘記了帝王本能。但凡坐上那個位置的人,豈能讓威權旁落?楊廷和是鬼迷心竅,張太后是……”
“怨婦。”蔣慶之說道。
“你啊!不過,這話倒是公允。”夏言笑了笑。
張太后死了兒子,孤零零一個人,看著嘉靖帝這個外人坐上了帝位,那種感覺很難言喻。大概是自己家寶貝被外人偷了的不甘和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記住了,一心為公,大義凌然的臣子是有,但只是極少數。若是大部分臣子都為某件事表現出大義凌然的模樣,殿下記住,此事必然有鬼!”
以後的泰昌帝和崇禎帝就是這麼被群臣給忽悠的找不到北。
萬曆帝一生積蓄,本想留給兒子作為本錢,誰曾想泰昌帝卻被文官們忽悠瘸了,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開啟自己的小倉庫,瘋狂撒錢。
然後,罷免礦稅、榷稅,撤回礦稅使,增補閣臣。
史載:朝野感動。
萬曆帝若是底下有知,定然會被這個蠢兒子‘感動’的再死一次。
而後,登基才一個月的泰昌帝,就因為吃丹藥駕崩。
死的莫名其妙。
眼前這位裕王,以後的隆慶帝,同樣死的臭不可聞:好色!死在女人肚皮上。
“你還年少,要珍惜。”蔣慶之拍拍裕王的肩膀,“色是刮骨鋼刀,少玩女人。”
“是。”裕王臉蛋通紅。
……
第二更送上,碼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