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狗,聽話不是。
“人越老,看當年事便越是清晰。權力是帝王與宰輔矛盾之所在。所謂道,所謂治國之道不同,那是屁話!”
“你夏言也大徹大悟了!哈哈哈哈!”嘉靖帝大笑。
道爺良久才喘息道:“可笑楊廷和之流以治國之道不同為由,竊取朕之威福為己用。朕,當年太過心慈手軟。”
帝王眼中閃過殺機,“否則,便該處死楊廷和,以告誡窺探帝王威權之輩。莫要越雷池半步,否則……身死族滅!”
“老夫知曉。”夏言笑了笑,“故而這些年許多人為楊慎求情,陛下卻置之不理。”
這些年不少人為楊慎求情,懇請嘉靖帝釋放這位大才子。
但道爺一直漠視。
“楊慎,一書生罷了。”道爺傲然。
“是。如今看來,陛下對楊廷和怒火依舊未消,遷怒於楊慎。”
嘉靖帝預設了。
執拗重情的人,一旦覺得自己的情義被辜負了,報復心也比常人更強烈,更長久。
“那麼,陛下為何不讓嚴嵩執掌新政?”夏言看著嘉靖帝,“事後把嚴嵩丟擲去,就如同當年武皇用酷吏周興、來俊臣,事後把二人丟擲去以平息天下怒火,一舉兩得。”
“你擔心慶之?”
“慶之年輕,身邊就老夫等數人幫襯。他面對的是天下。面對的是籠罩在中原上空千年的儒家,以及那些肉食者。他是人,非神。重壓之下……陛下就沒想過商鞅嗎?”
黃錦彷彿聽到了驚雷在耳畔轟鳴。
商鞅!
這是個悲劇的代名詞。
秦國因其變法而強大,最終一統六國。
但帝王一去,新君就把商鞅丟擲去以平息天下怒火。
實則便是新君在用商鞅的死,來換取肉食者和天下人的擁護。
“你想說什麼,帝王無情?”嘉靖帝微笑。
“是。”夏言看著嘉靖帝,“慶之不是犧牲,他不該被架上大明國祚這個祭臺,淪為祭品!”
嘉靖帝看著他,突然搖頭莞爾。
“他是朕的表弟,在朕的眼中,近乎於朕的孩子!”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