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峰府,靖邊城。
永平帝並不知道被他打發到罪人營的沈萬晟已經被救走。
對他而言,沈萬晟就是一個小角色。見過了,打發了,那就成了記憶角落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不定什麼時候就徹底被遺忘了。
至於押送沈萬晟去罪人營的一隊侍衛,也沒有人關注在意。
混亂的親征大營,看似精兵強將,但其實,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若不是永平帝還算謹慎地想要畢其功於一役,想要把龍熙府北蠻的情況查個清楚再出兵,永平帝怕是已經嚐到了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敗局。
永安公和長樂公同在軍營,兩人雖然也都久不臨戰陣,有些志大才疏。可是,兩人還是看出了親征大軍的種種不足。
兩人沒有進諫,而是暗地裡將自己麾下的兵馬整頓約束。
永平帝如何,他們其實不在乎。
若是永平帝大敗一場,那麼,他們的機會也就來了。
當然,不管是永安公,還是長樂公,都沒想要造反。他們只是想借永平帝的一場大敗,在朝堂擁有更大的話語權,讓一門三公的徐府,繼續統領勳貴,做這大唐的第一勳貴之家。
藍公公是個明白人,但這位明白人卻也是個固執的人。
他看到了各種的不足,卻同樣是沒有絲毫跟永平帝進言的想法。他只是一個太監,內侍不得干政,這是大唐開國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
藍公公得到了永平帝百分百的信任,但他清楚,他之所以能得到這份信任,也是因為他對祖制的遵循。
今日,他可以給永平帝諫言,固然可能挽救這一場即將到來的大危機。
但經過今日之事,他也就不再純粹了。
一個不再純粹的太監,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自然也就無法繼續純粹了。
即便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藍公公不想自己把路走絕了。
當然,隨軍而來的勳貴和將領,也有不少人發現了這虛假的強大的真相。但,沒有任何的例外,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暗地裡都是隻管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如此所為的結果就是,親征大營裡各有各的算計,各有各的勢力。
而那些不再各方勢力範疇內的軍兵,則是處於放養的混亂狀態。
永平帝在等待龍熙府的軍情報告,只待機會合適,便會統軍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