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文彥博帶領一支由精銳騎兵組成的衛隊,迎著凜冽的寒風,踏上了前往環慶路的征程。
一路上,狂風裹挾著黃沙,撲面而來,道路崎嶇難行,但文彥博等人絲毫沒有放慢行進的速度。
數日後,文彥博一行抵達環慶路。
劉摯與章楶得知訊息後,趕忙率領一眾部將出城迎接。
文彥博看著眼前整齊列隊的將士,神色冷峻,徑直走進營帳,眾人見狀,急忙跟了進去。
營帳內,文彥博掃視了一眼眾人,沉聲道:“如今蘇允叛軍勢大,西北戰局危如累卵,環慶路作為抵禦叛軍的前沿陣地,責任重大。
本經略使此番前來,就是要確保各路軍隊能夠協同作戰,早日平定叛亂。”
劉摯和章楶對視一眼,紛紛拱手稱是。
隨後,文彥博詳細詢問了環慶路的兵力部署、糧草儲備以及近期的軍事行動。
聽完兩人的彙報後,文彥博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為了進一步掌控環慶路的軍權,文彥博當場宣佈,成立一個軍事議事廳,由他親自負責,劉摯、章楶以及各營主將都需定期參加議事,重大軍事決策必須經過議事廳商議決定。
此舉一出,營帳內頓時議論紛紛。
章楶心中雖有些不滿,但他深知文彥博的威望和權力,不敢公然反對,只是默然不語。
劉摯則表現得極為積極,主動表示支援文彥博的決定。
最近他雖然奪了章楶的兵權,但他很明顯感覺到,軍中對他的指揮依然存在著諸多的抗拒,許多軍命根本就執行不下去。
接下來的日子裡,文彥博深入軍營,瞭解士兵的訓練和生活情況,對錶現優秀計程車兵進行嘉獎,對訓練懈怠計程車兵進行懲處。
同時,他還對環慶路的軍事防禦體系進行了全面梳理,加固了城寨堡壘,增設了烽火臺和瞭望哨,確保能夠及時掌握敵軍的動向。
在環慶路忙碌整頓的這段時間,文彥博派往秦風路與永興軍路的快騎,如流星趕月般奔赴各地。
數日後,來自各路的回應如雪花般飛至環慶路。
率先送達的是秦風路安撫使的親筆書信,信箋之上墨跡未乾,筆鋒剛勁有力:“文經略鈞鑒!接獲公函,猶如撥雲見日,深知西北局勢已然危如累卵。
我秦風路上下將士,承蒙朝廷厚恩,願為平叛前驅。
除去防備西夏之兵馬,秦風路麾下可抽出兩萬精兵,皆摩拳擦掌,枕戈待旦,隨時聽候經略調遣,若有違令,甘願軍法處置!”
文彥博展開書信,逐字逐句細細研讀,臉上不禁浮現出振奮之色。
緊接著,永興軍路都部署的快馬也抵達了環慶路軍營。
信使呈上的不僅有都部署的親筆手書,還附帶了一份詳細的兵力部署圖。
手書中言辭懇切:“文潞公親臨西北,實乃西北之幸,大宋之福!
我永興軍路願以大局為重,全力配合經略行動。
麾下各營兵馬,將嚴守各處關隘要道,一旦叛軍有所動作,定當奮勇殺敵,絕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