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官員很富可敵國,而國庫卻是空虛,年年入不敷出的,也變成了常態。
蘇允也管不了那麼多,他只能管他職責以內的事情。
不過這一次倒是讓蘇允眉頭稍微舒展,一下子三十萬現金進入府庫,今年的南衙可以過一個肥年了。
至於那幾十萬貫價值的店鋪房產之類,則是納入樓店務中對外出租。
廖崇禮一戰成名。
南衙內部的人一開始對廖崇禮是抱著敵視心理的,畢竟他擋了不少人財路。
但這會兒廖崇禮一下子給府庫搞來了數十萬的現金,大部分吏員頓時對廖崇禮交口相贊。
畢竟對於大部分吏員來說,他們是沒有辦法從南衙內部的採購上獲益的,只有少部分掌管這部分權力的人才有油水的機會。
但府庫裡有錢,每月的薪俸能夠及時且全額髮放,年節有錢可以發各種米麵油茶等福利,這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實惠的。
當然,最大的讚譽是給了蘇允這個通判。
蘇通判一下子將左右廳都送去了大理寺,這讓大家畏懼,但現在蘇通判領導下的通判廳,開始整治倉場庫務。
只是第一輪,便讓府庫充盈,以後大家的日子便好過起來啦。
蘇允對這些虛名不太在意,這些人都只看對他們有利益的事情。
今日他們會因為你給他們帶來利益而稱讚你,明日他們便會因為你損害他們的利益而詆譭你。
蘇允重點還是在於佈局。
抄家沒收財產不過是一個附加的利益罷了,蘇允更加看重的還是樓店務本身。
這番查抄,將大半個樓店務的人都給送了進去,打死了老鼠蟑螂蒼蠅,也得養一些牛羊雞狗。
蘇允提拔了一些有能力的吏員過去掌管樓店務,將樓店務的業務給整頓一番。
其實樓店務的房屋基本上有八成的出租率,空置率也就一成多而已。
現在換上了新的管理人員,這樓店務每年光是租金,至少可以給南衙提供將近十萬貫的盈餘。
蘇允這邊捷報頻傳,而李清臣那邊卻是踢到了鐵板。
李清臣以為他讓衙役帶上刀槍弓箭,便可以嚇退蔡村,但人家蔡村在惠民河繁衍近千年,人口多達數萬,只是他們分了出去,沒有在蔡村居住而已。
蔡氏族長一聲吆喝,頓時聚集了上千青壯,直接將惠民河給封鎖了!
這下子可真是出大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