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帆沒有直接回答李浩問出的問題。
浩子也沒有在意什麼,他只是心中有疑惑便會問出來,帆哥覺得能回答的就會告訴他,不回答自然也正常。
車子已經停在了程府的門口,李浩以往會選擇按喇叭,不過,家裡有了芝麻後,浩子下意識便注意輕易不要打擾小侄子的睡眠。
他連續閃了兩下燈。
立刻便有警惕的護衛荷槍實彈的出來檢視,看清楚來車後這才開了大門。
“浩子,對於一個惜命的人,什麼事情最可怕?”程千帆下車前突然問李浩。
“性命安全遇到危險。”浩子想了想說道。
“也對。”程千帆笑了,他拍了拍浩子的肩膀,“不過,更確切的說是未知的危險。”
浩子看著帆哥下車,聽到帆哥吩咐家中的護衛加強警戒,院門口的探照燈也亮了起來,將門外的情況照得一覽無餘,輕機槍也架起來了,有保鏢在門外附近搜尋了一番確認沒有可疑,大門這才緊緊關閉。
他好像有點明白帆哥的意思了。
小寶抱著貓咪出來迎接哥哥回來,看到李浩,小寶也高興的抓著貓爪子朝著浩子哥哥打招呼。
李浩的臉上立刻便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拎著糕點下車,將糕點盒子高高舉起,獻寶一般,“小寶,看!”
然後便是小姑娘驚喜的歡呼聲。
便是貓咪的叫喚聲,似乎也是多了幾分喜悅。
……
三本次郎同北島觥籌交錯,對汪填海評頭論足。
“這是一個性格偏於軟弱,猶猶豫豫的政治家。”三本次郎發表了自己對於汪填海的點評。
“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北島點點頭說道。
兩人然後都是哈哈大笑。
能夠肆意點評中國政府二號人物,帝國即將扶持的傀儡政府的領袖,這是讓人身心愉悅的話題。
事實上,對於汪填海,日本方面一直重點研究。
即將和“大日本帝國“合作的汪填海,在二十七歲時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行刺大清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攝政王載灃。
據說,此人此前的目標曾經鎖定在端方身上,後來覺得刺殺攝政王對帝國的打擊更大。
行刺失敗後,汪填海等人被清廷收押在北所。北所是清廷收押政治犯的地方,飲食服用,相對優待。
據說六人中五人夜裡輾轉反側,只有汪填海醉飽鼾睡,形若無事,便是獄卒都暗中讚歎不已,言說好漢子。
而最終令此人名揚天下的是汪填海在獄中的那首絕命詩。
辛亥年九月十六,經過一年半牢獄生活的汪填海,終於被釋放。
汪填海走出監牢的那一天,路人爭睹其風采,道路為之阻塞。
而就在汪填海出獄第二天的下午五時,袁北洋以內閣總理大臣的身份在內閣總理官署會見了汪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