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夫子留下話慢步離開,學堂裡的孩童們見夫子走開了,有幾個跳脫些的立馬放下手中的書,和前後桌交頭接耳,唸書聲頓時少了許多。
“茂子,這夫子好生無趣。”其中一孩童說道。
茂子抬了抬眼皮又垂下看著手裡的書籍,沒吭聲回話。
“茂子你越來越像夫子了,今兒下學我們去抓魚罷。”那孩童抱怨,但還是想著要一塊去玩耍。
“好呀,這時日河裡魚蝦可多了。”坐於另一側的沈永見也開口贊同道。
茂子這會終於不看書了,難掩孩童天性,四下瞧夫子沒回來,開口道:“那我們下學便去罷。”
位置稍遠的沈永宗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他們說話,周圍的孩童都在唸書,想聽也聽不清楚。
“你們小聲些,景安看過來了。”年歲比較大的牛娃壓低聲音說道。
三人終於止住嘴,一同往景安站著的方向看去,確實是在看著他們的位置,立馬坐正身子,小聲唸書。
景安見他們都不再說話,不再看著他們,靜靜地就等著柳夫子出來。
柳文正衣裳整理得一絲不苟,束起的髮髻也整整齊齊,他進門第一眼落在柳安逸身上,也似剛剛那小童一般,上上下下打量一遍。
柳大娘沒敢先出聲,見柳夫子忽地一蹙眉,心下更是緊張,還好也就一下便鬆開了。
“柳夫子。”柳大娘將拜帖遞上,待他接過拜帖心知第一關過了。
孩童不能小與四周歲,畢竟學堂不是家裡,四周歲的孩童不勤學也是受罰的;大於八週歲的孩童也是不收用,若是天資聰慧便可學成後換夫子,年齡過大也不招收進學堂。
柳夫子這怪脾氣和要求沒人敢駁,雖他在耀州城裡不是什麼厲害人物,到了這種鄉下農名較多的地方,可以說是有名氣之人。
哪家哪戶都有伢子要上學堂,好點的學堂沒銀錢送去,能選擇的就是柳夫子這裡,沒人有意見,那就成了規矩。
柳夫子收子弟有三要求,一是無論何人,要進學堂就要先遞拜帖;二是問詢家世;三則是問孩童是否願意入學堂識字。
只要前面三條都過了,立即將拜師禮奉上便可入學堂。
柳大娘還特地找人寫了拜帖,雖說不是很好,但有拜帖總好過什麼都沒有。柳夫子也不是什麼人的拜帖都收,還是要看上門來人的衣裳是否整潔,不潔不允收入學堂。
第三條的要求柳大娘覺得完全是沒有問題的,柳安逸那股聰慧和喜愛書本的勁,她覺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就是中間那一條,柳大娘就覺得心中忐忑。
但願柳夫子不似村中那三姑六婆八卦,不然以沈元瑤在村裡的名聲,真的傳到他耳裡,多半是要回絕了這拜師禮。
柳大夫將拜帖看完,順著皺痕拾折放於桌面,拿起茶盞喝上一口,潤了潤喉開口問道:“家居何處,家中幾許人口?”
柳大娘剛要開口回答,見柳夫子未曾看向自己,便知不是在問她,只能緘默不語。
“家居柳葉村,家中兩口人。”柳安逸語調平靜,就像平時說話一般,但話語間滿是柳大娘未曾見過的端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