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第一臣筆趣閣> 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 (1 / 3)

沒有共同的思想,再多的兵馬,都是一群烏合之眾,經不起風吹雨打。而凝聚共識,形成統一的思想認識,又不是輕而易舉能夠做到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在,從自身出發,結果自然是千奇百怪,匪夷所思,就像是漢人士大夫,竟然和蒙古貴胄有著共同的利益,在他們看來,紅巾軍是比元廷還要可怕的存在。

而今天的朱家軍,就要正本清源,滌盪錯誤的觀念,真正實現思想統一。

朱元璋凝重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最後落在了劉伯溫身上。老朱絲毫不覺得他會贊同,就憑他剛剛說的話,自己就可以拿這顆腦袋祭旗!

果然,劉伯溫沉重道:“我為大元之臣,不幸落入賊營,有死而已,還請給個痛快吧!”

他還真是要找死!

張希孟搶在朱元璋之前開口道:“你還沒有說剛剛所講,你是同意,還是反對?避重就輕可不是君子作為!”

劉伯溫越發尷尬,老臉漲紅,其實他看到那十六個字,就已經想到了許許多多。要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就等於是將元廷視作胡虜蠻夷,誅滅元廷,恢復漢家河山,這是個非常有力的號召,也是他們這些漢人官吏歸附朱家軍的最好理由。

當然還不足以抵消一些人對元廷的懷念,這裡面的因素非常多,有私人情感的問題,有對義軍的排斥,但歸根到底,還是利益問題。

所以才有了後面八個字,均分田畝,救濟斯民!

歷史上的諭中原檄,用的是立綱陳紀,其實對比二者的不同,就能明白提出者的用心所在,立綱陳紀,是說元廷統治崩潰,綱紀蕩然,所以老百姓才受苦受難,我們討伐元廷,是為了恢復綱紀。

恢復的是什麼綱紀?自然是三綱五常,儒家士大夫一直唱到的秩序。

而這個口號還暗含一層意思,元廷在立國之初,是天命所歸,是建立起來秩序綱常的,之後後面的皇帝太拉胯了,才不得不起兵討伐。

這也和老朱很多關於元廷的說法暗合……再說直白點,是朱元璋向元廷舊官僚,向整個士人地主群體的妥協。

堂堂洪武大帝也妥協過嗎?

廢話,如果他不會妥協,哪裡能坐上龍椅!

朱元璋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心中有刀子,妥協只是暫時的,等他有了機會,一定會殺回去,這才有了洪武朝的人頭滾滾。

從登基之初,一直殺到駕崩……不管有多大壓力,多少困難,朱元璋都把這條路走完了,始終如一,不忘初心。

或許這就是朱元璋的魅力所在吧!

而經過張希孟的修改,立綱陳紀,變成了明明白白的均分田畝,也就是說,任何對兼併土地不聞不問,聽之任之的,都是大錯特錯的。按照這條標準,錯的可不只是趙宋那麼簡單!

要知道所有世家地主,豪門大戶,都在追逐土地,兼併田畝是他們的本能,靠著土地收租,坐享其成,當一個舒舒服服的食利者,是千百年來,人上人的共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