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苟出一個盛唐 筆趣閣> 第三百八十章 充分信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八十章 充分信任 (1 / 3)

西路軍勢如破竹,但東路軍卻並沒有像李曄想的那樣信手拈來。

原因在於信州多山,道路曲折反覆,又河谷眾多。

北東有將軍山、飯甑山、牛頭山、黃尖山,青尖山、睦州山,信江、玉山水、豐溪、饒北河、櫧溪等河環抱境內。

信州軍依山水而防,神出鬼沒,刺史唐寶又施以堅壁清野之策,把境內的百姓強行遷至信州城,留給唐軍一座座燒燬了村寨與小城。

呂師周雖然正面擊敗了信州軍幾次,但無法取得決定性進展,被山水所阻,後軍鍾匡範部還被唐寶部將韓匡偷襲得逞,燒燬幾十艘戰船,糧草損失八千石。

唐軍進展不利,立刻就讓南面三州蠢蠢欲動起來,撫州危全諷和吉州彭玕遮遮掩掩,不敢明目張膽,暗地裡支援些糧草軍械。

虔州盧光稠毫不遮掩,派大將譚全播領七千人馬北上,號稱三萬大軍,支援信州。

三州配合默契,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兵出兵。

鍾傳、危全諷、彭玕都是當年集結鄉黨抵抗王仙芝黃巢而逐步壯大,只有盧光稠、譚全播當年是響應黃巢而起兵。

所以虔州有對抗唐軍的原始動機。

這個譚全播還是僖宗朝的進士,跟李巨川一樣在長安坐了幾年的冷板凳,怒而投奔江西表弟盧光稠,出謀劃策,逐漸攻佔了虔州全境,還趁勢伸手入嶺南,奪取了韶州,之後又攻下潮州。

虔州、信州合兵一處,實力大增,並且逐步反攻。

此時唐軍的兵力已經處於下風,呂師周佯裝不敵,節節敗退,可惜狡猾如狐的譚全播並不中計,只要唐軍撤出信州地界,便按兵不動。

這場戰事一直遷延到八月。

李曄大為驚訝,沒想到信州還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唐軍失利,周圍的王審知也暗中支援信州。

本以為是一場簡單的內部叛亂,現在演變成唐軍面對南方藩鎮的集體反抗。

王審知出身琅琊王氏,號稱秦名將王翦的後代,祖籍固始,當年不敵秦宗權,追隨王緒南下,轉向江南,竄入閩地發展壯大。

對李曄而言,現在不僅是收復江西南面諸州,而是唐廷的臉面問題。

如果這次他們的阻擋唐軍成功,讓周邊看到希望,搞不好到時候馬殷、錢鏐、劉隱都參與進來,形成抵抗大唐的同盟,南國半壁江山也會成為難啃的骨頭。

所以站在政治的角度,信州必須攻陷。

“會不會是呂師周指揮不力?”薛廣衡疑神疑鬼道。

呂師周以一介降將充任親衛都副指揮使,自然吸引了不少人仇恨。

薛廣衡是親衛都指揮使,但更多的是負責前線資訊的傳送,不管軍事,辛四郎是李曄的盾牌,更不會領軍出戰。

任何團隊,時間一長,就會形成利益集團,排斥外來人員。

這是李曄放呂師周這條鯰魚進來的原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