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疑惑地說道:“據我所知,清溪的人喜歡煮鐵觀音喝,家家戶戶都備有爐與壺,就是一些精巧的煮水器具,有酒精爐、小電熱水杯等。清溪人都喜歡隨手泡,或者是電磁爐煮水來沖泡鐵觀音的……”
周德清聽了這話,微微一笑,說道:“這也不一定吧?想要泡出一壺好茶,茶具最不可缺少。正所謂‘水為茶之母,壺是茶之父’。在泡茶的時候,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互相配合,才能沖泡出一壺好茶。那麼作為茶中之王,鐵觀音的沖泡過程更不能馬虎。沖泡鐵觀音,一般來說有‘茶房四寶’。”
曾老一愣,問道:“哦,是哪四寶呢?”
周德清說道:“蓋碗、紫砂壺、白瓷壺、玻璃茶具,至於什麼飄逸杯,我們就不說了,上不了檯面。”
唐晨倒是沒喝出幾千塊錢的“鐵觀音王”和一般的茶葉有什麼區別,就是喝完之後,鼻端、喉舌還停留著一股香氣,難道區別就在這裡?他對茶葉沒有什麼研究,更不懂怎麼品茶,只好默不作聲,當一個聽客了。
聽了周德清的話,曾老有點驚奇地問道:“那煮鐵觀音呢?”
“那只是老一輩人的作法,大碗茶嘛!”周德清笑道,“那會飯都吃不飽,哪裡還有什麼要求?就是拿個大的鐵茶壺,或者是銅茶壺,一鍋煮了茶水,賣個一分錢一大碗。現在有些老一輩的人懷念那種做法,才煮茶喝的。但鐵觀音,最好還是沖泡來喝,味道最佳。”
“原來如此!”曾老有點明白了,“但周老你剛剛說的,蓋碗、白瓷壺又是什麼東西呢?”
曾老雖然對古董有些研究,但是沒有涉及到茶具方面,竟不知道蓋碗和白瓷壺。
“其實蓋碗和白瓷壺,算是一類東西來的。”周德清說到自己最擅長的東西,舉手投足間有種令人信服的意味。“蓋碗是白瓷製作的,白瓷做的茶壺,就是白瓷壺了。蓋碗嘛,就是這個東西……”
說著,周德清走到一旁的茶具架前,拿下了一個茶杯來。沒錯,就是經常在古代電視劇裡面可以看到的那種有蓋的茶杯。
“這就是蓋碗了,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這是我們漢族的傳統茶具。蓋碗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茶托’又稱‘茶船’。蓋碗茶,須用滾燙的開水衝一下碗,然後放入茶葉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看茶葉數量和種類而定。”周德清侃侃而談,不急不躁,很有涵養。
唐晨看了暗自稱奇:“難道這就是‘茶王’的風采嗎?果然不是一般人!”
周德清不知道唐晨在想什麼,繼續說道:“來來來,我們一邊喝茶一邊說……”
唐晨聞言,輕輕地嘬了一口這“鐵觀音王”,然後學著曾老輕輕地閉上眼睛,等到他睜開眼時,周德清又為他們添了新茶了。
“現在的蓋碗材質有瓷、紫砂、玻璃等,以各種花色的瓷蓋碗為多。但最為正宗的,最適合沖泡鐵觀音的,還是白瓷蓋碗。而且白瓷蓋碗沖泡的鐵觀音種類也很講究,須是清香型的鐵觀音,才能泡出清香型鐵觀音的香氣和滋味。如果用紫砂壺泡,清香型鐵觀音,則很多情況下會出現‘悶’香的情況,滋味、茶色偏‘稠’、‘重’。既影響茶湯,也影響了味道,所以一般不用紫砂壺沖泡清香型的鐵觀音。紫砂壺一般是沖泡濃香型鐵觀音的,並且要用大嘴的紫砂壺,這樣才能開發出濃香型鐵觀音的‘內涵’清香味道,這樣才會有甘中帶甜的味道。如果用小嘴的紫砂壺不利於茶葉的散熱,茶葉在壺裡很快就會‘熟化’了,茶葉的滋味會體現出‘澀’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