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紙上的符號,我已經讀完,並翻譯,記在了心裡。
“牧烽!你先別分析這張紙的年代、出處,你看看這上面的文字你認識嗎?”
曲威的性子比金德平急,直截了當地問我實際問題。
“啊?這是文字嗎?什麼文字?我大學是學漢語言文學的,如果這是文字的話,我可沒學過。”
我假裝吃驚地把這張紙貼近了臉,裝模作樣地看了起來。
“呵呵!牧烽!嚴格來說,這是一種特殊的文字,是最開始撰寫《魅影錄》的仲睿齡首創的。這種特殊文字來源於北方遊牧民族‘吐谷渾’的一種象形文字。同漢字近似,但在書寫上又有所不同,而發音更近似鮮卑語。據我研究,仲睿齡這個人很可能就是鮮卑族的旁支,吐谷渾人。”
聽完金德平的話,我不得不佩服這位老爺子學識確實淵博。雖然不能翻譯這種特殊的符號,但卻能研究出它的出處。如果沒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絕對研究不出來。
看著眼前為了學術研究孜孜不倦的金德平,在某一時刻,我差一點兒就承認我能夠看懂這些特殊符號的文字。可到了那個最後時刻,我還是咬著牙忍住了內心的那種衝動。
金德平講述的吐谷渾,也叫吐渾,是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原本是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是西晉至唐朝時期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古代國家。
唐朝後期,吐谷渾逃至河東,唐稱之為退渾、吐渾。五代時期開始受遼國統治。其後人大多數已與各民族融合,少數沒融合的為現代青海的土族,成為吐蕃的附屬部族。
對於吐谷渾的歷史,我也就只知道這些了。不過,現在不是追溯這些符號來源的時候。我想更多地知道關於我爺爺王海潮的事情。
“牧烽!我給你看這張文字,是想問問你能不能讀懂。實話跟你說,這種符號文字到了我父親的那一代,只有他一個人能讀懂。直到老人家過世前,他也沒告訴我這種符號的認讀方法。也沒說他有沒有傳授給他的兩個學生,也就是範榮葵和你爺爺王海潮。”
金德平皺了皺眉頭,說道:“從種種跡象上分析,範榮葵應該是不會,因為這張文字的原件他是見過的,但並沒有揣摩出其中的意思。”
咬了咬牙,我搖搖頭,回答道:“我爺爺會不會認讀這種特殊的符號我不知道,但我真的不會。”
明顯看出金德平的眼裡閃過了一絲失望的神情,曲威也皺著眉頭不說話了。
“呵呵!不要緊,這種東西也是看緣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研究明白了。”
金德平笑呵呵地打著圓場,並且把那頁影印的紙交到了我的手裡。
“牧烽!這東西你拿著吧。你聰明,有天賦,悟性也高,放到你手裡,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解開謎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