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靜態抬頭紋很深怎麼弄去掉> 第182章 王竑進京,宰羊為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2章 王竑進京,宰羊為宴 (1 / 2)

是日,朱見濟和王文暢談一晚,就如何同化女真族這個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想法和計策,連晚膳都不曾進用。離別之際,王文滿眼垂淚,深覺身上擔子之重,表示一定不辱使命。

成化犁庭這種手段很爽,至少普通老百姓一定會更喜歡這種,但是除了爽以外,只能夠加深民族對立。日後百年間女真聽命於你那是建立在武力壓服女真的基礎上,一旦你自身實力衰弱,他們轉手背叛也就不足為奇了。若是沒有明朝支援,努爾哈赤都當不上建州女真的首領,可是那又怎麼樣呢?

不會真的有人以為武力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吧!如果這麼說,蘇聯一定能夠千秋萬代吧!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但是最後鞏固這個民族的卻是實行了休養生息政策的漢朝呀!

同化女真族,這是明朝的百年大計,是東北地區的千年大計,當東北所有人自視為漢人,這塊地方就真的穩固下來了。

至於女真人是不是五帝之後,誰在乎呢?至少朱見濟不在乎,誰不承認的誰就去戰場上,朱見濟很樂意送他一程。唐朝李世民身上一水的鮮卑血脈,哪個漢族站出來說唐朝不是漢人王朝了?

三日之後,漕運總督王竑回京,京城百姓早聞其名,排列街道兩側,駐足觀看,想要見識這是此等人物,能夠在朝堂上打死錦衣衛指揮使,在地方上活民百萬,被人稱為活菩薩。商旅不行,行人阻滯,場面混亂多時。

當然,以上都是朱見濟聽下人說的,他記事以來就沒有看過此人,哪怕是父皇駕崩,自己登基繼位,王竑也沒有回京。朱見濟對王竑的記憶是模湖的,儘管經常看到此人的奏章,但是始終無法在記憶中描摹出此人的形象。

有人或許會好奇,這麼有才能的人物,朱見濟不應該儘早重用嗎?其實朱見濟起初是這麼打算的,後來朱見濟發現沒有這麼簡單,朝中似乎有很多人不喜歡王竑。

朱見濟私下打聽,瞭解得多了,對王竑的觀感發生了變化。

舉一事言之,那是景泰五年的事情,當時天下天災遍地,特別是黃河下游沿岸,河水氾濫,漂縣數十,流民百萬。先帝朱祁玉任王竑為左副都御史,總督漕運,王竑正是在此時廣開農桑活民百萬,得到朝野的一致讚揚。先帝派刑部尚書俞士悅下至地方觀察民情,俞士悅回奏說雖然百姓得到賑濟,溫飽無憂,但是經逢災荒,懇請天子下旨免去受災地區的賦稅,而當時部分賦稅已經交解京城。王竑認為俞士悅在質疑他的能力,與俞士悅發生爭執,堅持要交賦稅,最後賦稅順利送往京城。但是經此一事,王竑再也沒有返回京城。

當時黃河下游那一帶真的是一片混亂,一方面災民遍野,一方面還有治河工程,用工數十萬。如果沒有他,黃河地區可能會再次爆發一場紅巾軍起義,或者什麼白蓮教起義。當時鬧出來非常多的笑話,朝廷把這塊地區的刀劍弓箭全部收走了,就是為了避免叛亂。結果地方層層加碼,連菜刀也一併收去了。

王竑有才不假,否則也不可能能夠把漕運這件事管好,還救活百萬災民。但是如果你是當地人,明明可以不用交賦稅或者少交的,結果卻被此人橫插一手,賦稅一分不少,你會尊敬他嗎?或許在他救活你的那幾個月會感激,但是升米恩,鬥米仇,經此一事一定是厭惡此人。

不過,站在朱見濟的角度上,王竑一心為國,全無私心,可謂國之干城,眼下有機會自然要將其召來重用。安置遼東婦孺一事可不好辦,這種所有人都不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夠輪得到王竑,其實也側面反映出他的能力。

一路通報後,朱見濟見到了王竑。

站在朱見濟面前的王竑高有八尺,劍眉星目,如今雖然年近五十,仍然英氣逼人,或許是這些年久在地方養成的習慣,不苟言笑,不怒而威。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